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3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188篇
航空   1276篇
航天技术   1278篇
综合类   439篇
航天   156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高歌 《太空探索》2006,(5):22-23
1957年10月4日,莫斯科时间21时28分34秒,一枚巨大的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时隔不久,莫斯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宣布: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人类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发射“斯普特尼克一号”的运载火箭名为“卫星”号,是在SS-6洲际导弹的基  相似文献   
13.
肖择 《上海航天》2006,23(2):36-36
近日,俄罗斯的进步号货运飞船将携带美麻省理工学院(MIT)研制的一颗同步位置保持、连通与再定向试验卫星(SPHERES)前往国际空际站进行试验,其他相同的试验卫星也将相继送入太空。这些自主卫星将首先在空间站内进行试验,而最终在轨道内以编队方式飞行。美宇航局和空军希望这些小卫星可用于多种高风险的计量、控制和自主技术的空间试验验证,并设想其后续星可作为机器人,完成协同空间建造、修理损伤、为其他卫星填注燃料,或构成功能系统。如,组成一个分离的空间干涉仪,可获得比单个望远镜视场更大而分辨率相当的图像。因为单个飞行器因尺寸…  相似文献   
14.
肖择 《上海航天》2006,23(4):7-7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7月4日下午2:38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是发现号的第32次出征,也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115次飞行。该航天飞机机身长37.2 m,翼展23.8 m,载货舱长18.3 m,横断面直径4.6 m。起飞3 min后,发现号外挂燃料箱的隔热层泡沫至少有6块碎片脱落,其中1块还撞击了机身。因发现号已处于高空,气流对碎片推力不大,冲撞不足以损伤机身,发现号成功进入太空。7月5日,机组人员对发现号的“体检”结果显示,机身基本未受损伤。7月6日,发现号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德国航天员赖特尔加入站上的第13长期考察组。也使空间站…  相似文献   
15.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6,25(3):46-46
格林尼治时间2006年6月16日22时44分,哈萨克斯坦首颗卫星成功进入太空,标志着哈萨克斯坦朝加入太空探索国家的行列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静地卫星KazSat 1由俄罗斯“质子”-K火箭发射,星箭按预定时间分离。原定发射日期为2005年12月,因技术问题推迟到今年。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哈萨克  相似文献   
16.
经过2天的飞行,俄罗斯联盟TMA4载人飞船于莫斯科时间4月21日9点03分成功完成与国际空间站曙光号功能货舱的自动对接,为该站送去了2名第9长期机组成员和1名作短期考察的欧洲航天员。4月21日,新到达的机组成员来不及休息就开始收拾各自所带的科学仪器及私  相似文献   
17.
18.
拥抱太阳风     
郭悦 《太空探索》2001,(1):18-19
在波澜壮阔的阿波罗登月行动中,人们关注的都是宇航员和登月成功带来的轰动效应,宇航员在月面进行的大量科学实验却被忽略了,当我们人类再次光顾月宫时,应该看看曾经留下的足迹和做过的有趣实验。  相似文献   
19.
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超越哈勃     
自1990年4月24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空间望远镜送入地球轨道,作为一名忠实的侦察兵,哈勃望远镜赢得了“太空千里眼”的美誉。 然而岁月不饶人,哈勃望远镜在探索太空的道路上表现得越来越“老气横秋”。作为老式望远镜,哈勃望远镜的日常开支巨大,计算机运算能力也已经落后,更为先进的地基望远镜和更为强大的空间望远镜则显出咄咄逼人的气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