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0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182篇
航空   1004篇
航天技术   499篇
综合类   161篇
航天   117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论文通过对随机有向图(n,k)广度优先遍历算法的改进,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拓扑遍历算法,从而加快P2P网络中拓扑生成的速度。同时验证了在拓扑生成中如何通过选择根跳距最大限度地加快遍历的速度,使拓扑图的时间较短,避免造成生成拓扑的图的强连通性。  相似文献   
72.
提出一种新的用于DS-CDMA系统上行链路阵列接收加部分并行干扰消除的联合处理方案。在接收端多径信号的阵列处理方面,将传统的RAKE接收改为LS-DRMTA算法,能大大降低基站处理的运算量。在波束形成器之后引入干扰对消器,对传统的并行干扰消除器“硬判决”的缺陷进行优化,改为部分并行干扰消除器,可以更好地检测出期望用户信号,而且避免了消除串行干扰中存在延时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联合处理方案简单有效,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73.
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的基本构成和检测原理,详细介绍了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的一些常用方法,同时对我厂使用的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软件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的检测特点。  相似文献   
74.
中继星天线程控指向用户星的方位角和俯仰角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假设了中继星平台姿态坐标系和中继星天线坐标系条件下,叙述由中继星及用户星轨道根数求得中继星天线程控指向用户星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星上数字波束形成系统及硬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波束形成系统是一种可实现天线自适应调零的窄带数字系统。本文构筑了星上数字波束形成系统的模型,并对模型中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了介绍。文中对数字波束形成系统的误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介绍了数字波束形成系统硬件实现以及外场测试系统方面的内容。最后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6.
用于遥感卫星数传的新型波导阵列组合天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云裳 《宇航学报》2003,24(6):555-562
从新的设计理念出发,提出一种新型的波导十字阵列组合辐射天线替代了赋形反射面天线,用于低轨遥感卫星的数传系统。文中论述了该天线的设计思路、设计过程,并列出了天线的主要性能。最后还简述了该天线在国内卫星上的应用及我国未来低轨遥感卫星数传天线的发展趋势。该天线已在我国多个卫星上成功应用。这种波导阵列组合天线结构紧凑、尺寸小,具有与国外通用的赋形反射面天线基本类似的性能,可达到星载数传天线的预定要求,而且为星载遥感器及其他载荷留出了更大的对地安装空间。  相似文献   
77.
徐菁 《太空探索》2006,(1):44-47
探索太阳系的行星一直都是航天领域的主要任务之一。几十年来.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发射了数十个行星探测器,对太阳系中的大多数行星进行了考察.惟独没有专程拜访过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  相似文献   
78.
陈丹 《太空探索》2003,(4):46-47
彗星一直部是天文爱好者最喜欢和最有作为的观测领域之一.说来也是机缘巧合.新年伊始就有一颗亮度达到肉眼可见程度的彗星要与天文爱好者见面。这颗新彗星是由两位日本业余天文学家各自独立发现的。  相似文献   
79.
前哨 《太空探索》2003,(6):30-31
如何才能将小行星变成太空武器? 虽然找几颗大小和组成都适合的小行星作太空武器不成问题,但是如何才能将这些小行星转变成武器?目前有几种技术方案。有意思的是这些方案原来部是防止小行星碰撞地球的,现在将它反过来用,变成了毁灭人类的太空武器。  相似文献   
80.
中国地区MAGSAT卫星标量和矢量磁异常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MAGSAT卫星资料,编绘中国及邻近地区的卫星磁异常图(10°N—60°N,70°E—140°E)。为了提取地壳异常场,必须从观测资料中消除主磁场、磁层场,感应场和电离层场。本文选用GSFC(12/83)地磁场模型,消除主磁场,磁层场和感应场。为了进一步消除电离层场的影响,改善相邻轨道磁异常的一致性,用纬度的二次多项式拟合每一条轨道的初始地壳异常,并从初始地壳磁异常值减去这一拟合值,从而获得最后的地壳异常值(△X,△Y,△Z,△F)。把研究地区分成1°×1°的网格,将每个网格内的磁异常进行平均,以获得网格中心点的异常值。根据这些网点值绘制中国及邻近地区的卫星标量和矢量磁异常图。等值线间隔为2nT。为了检验卫星磁异常图的可靠性,将卫星资料分成黎明组、黄昏组和联合组,分别进行处理和绘制卫星磁异常图。结果表明:根据上述资料绘制的卫星磁异常图有很好的一致性。中国地区的卫星磁异常值位于—10nT—10nT。卫星磁异常与区域构造特征有较好的一致性;塔里木地台、扬子地台和中朝地台是正磁异常区,西藏高原是负磁异常区。卫星磁异常反映出下地壳磁化强度的横向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