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航空   32篇
航天技术   38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1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871年1月,美国得克萨斯州,一个名叫约翰.马丁的农民在丹尼森附近耕种,偶然抬头,看见天空中有一碟子状的圆形物体在缓慢飞行。次日,《丹尼森每日新闻》等报刊的报道中出现了“飞碟”一词。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第一个综合性风洞试验基地上,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宣告成立。10月15日,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等发来贺信。国资委副主任王勇、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等为航天空气动力研究院揭牌。  相似文献   
3.
2006年,民航深圳航管站拥有这样的数字:——共安全保障各类飞行213588架次,其中:深圳本场共安全保障各类飞行151471架次,珠海航管站共安全保障各类飞行21851架次;——全站通信导航、雷达设备正常运行率100%,通信导航、雷达设备完好率99.99%,气象设备正常率99.9%,预报准确率92.7  相似文献   
4.
黄琦 《中国航天》2004,(12):15-15
11月18日18点4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声巨响震破了山谷的寂静,在橘红色火焰的助推下,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护送着我国新技术演示验证卫星——试验卫星2号刺破天空.将今年航天“八箭十星”任务中的最后一颗卫星顺利送入轨道。这也是素有“金牌火箭”之称的长二丙在一年时间内连续第5次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5.
《太空探索》2004,(11):12-13
夏夜,坐在院子里或阳台上乘凉的时候,看天空中璀璨的星星闪烁,好像一只只顽皮的眼睛在眨着,真有说不尽的乐趣。特别是,偶然间会看到天空中有一道亮光掠过,只一秒钟或几秒钟后便立刻消逝,它会带给你几分惊奇。这就是流星。流星是太空中的一些天体碎片,大多是一些小石块和小铁块,它们在太空中漫无目的地游荡,人们把它们称做是太空中的“流浪者”。  相似文献   
6.
2007年3月2日,在持续了4年、历经11轮磋商之后,欧盟与美国之间的“开放天空”谈判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双方宣布已达成初步协议。新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欧盟与美国相互间进一步开放航线,允许对方航空公司利用本方领空。协议草案将于3月22日提交欧盟交通部长理事会审议通过,美国方面也有待国会批准后生效。如果一切顺利,第一阶段协议将自今年10月28日起开始试用。  相似文献   
7.
第六节 美国惟一的空间站——“天空实验室”载人飞船的上天,为人类探索太空的奥秘开辟了新的途径。人坐在飞船里俯瞰大地,视野开阔;仰望天空,满天星斗;巡天观测,昼夜不停,真是别有一番风光。  相似文献   
8.
张晓岚 《上海航天》2004,21(3):51-51
以色列近期展示了其自行研制的红色天空近程防空(SHORAD)系统,该系统可用于扩展现役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性能。SHORAD系统可对低空飞行的飞机进行2 4h的被动监视、自动报警和多目标同时探测与跟踪,对指定的目标,可提供攻击武器选用的提示和优化“射击”决策。作战时,该系统只需1名士兵操纵,但在系统机动和展开时,需要另两名士兵的协助。SHORAD系统具有外形紧凑和模块化结构等特点,可用直升机、小型海军舰艇和轻型地面车辆运输。SHORAD系统的红外扫描仪安装在一个三角架上,并配备了一台宽视场的前视红外摄像机,能进行持续的被动扫…  相似文献   
9.
二战末期的天空中出现了喷气式战斗机身影,从此航空科技跨入了崭亲的时代,在早期喷气式飞机中,设计先进的双发梅塞施密特Me 262战斗机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战后Me 262被公认比所有的盟军战斗机都先进,并且为以后喷气飞机的发避孕药挑明了道路,本文简单记述了这种非凡战斗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由于航空技术没有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导致直到今天中国的天空还不得不飞着波音和空客的飞机,而国人渴望天空飞着自己制造的大飞机,却仍旧是个梦。1970年8月,仅比空客晚两年,中国开始研制自己的大飞机运10,1980年9月首飞上天,成为第5个研制出100吨级大型客机的国家。然而,1983年10月,由于财政部在参考民航总局意见后认为该类型飞机生产出来后没有用户,所以不予筹措将第三架运10飞机装出来所需的资金,飞机研制实际上下马。从1985年2月起,首架耗资5.377亿元人民币、飞行了130个起落的大飞机就一直停放着。运10下马丢掉的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