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8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183篇
航天技术   782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6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针对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试验系统监测站(简称监测站)海量目标识别数据管理效率不高、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不足、观测数据使用效益未完全发挥、对系统服务性能提升贡献度不高的现状,利用Hadoop等大数据技术开发具备数据存储管理、分析挖掘、质量评估等功能的平台,建立系统设备性能状态主动受控式预警系统,解决了海量观测数据存储管理的难题。同时,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挖掘探索监测数据相关性与影响规律,为提升空间目标监测系统服务性能提供可靠支撑。  相似文献   
62.
针对北京三号卫星多目标成像、条带拼幅成像、立体成像和沿迹成像等多种成像模式的特点,突破基于嵌入式设备的在轨智能观测和影像处理技术、适应多种成像模式的地面预处理技术及多视角卫星实景三维生产技术等,实现了“星地一体、提速提质”的能力建设。基于卫星高精度立体成像技术生成的实景三维产品,在数字孪生社区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矿区动态监测及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可以满足3维空间信息的相关需求,能进一步拓宽遥感卫星的应用领域和范围,持续提升卫星遥感大数据和空间信息综合应用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3.
由于深空探测任务具有飞行时间长、距离远、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基于地面深空网的导航方法存在通信时延大、传输效率低以及天体遮挡等问题。自主导航技术可以使探测器具备自主执行部分或全部导航功能的能力,大大减轻了探测器对地面站的依赖程度,已成为深空探测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从国内外深空探测任务的实际工程需求出发,首先概述了天文导航、惯性基组合导航以及星间测量导航方法的基本原理,其次介绍了三种自主导航方法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重点分析了三种自主导航方法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未来深空探测自主导航技术发展给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4.
王慧林  伍国华  马满好 《航空学报》2016,37(3):997-1014
目前,不同类型的对地观测平台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交互机制。这种孤立的资源管控模式难以应对多样且大量的对地观测需求。特别是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如地震、武装冲突、洪涝灾害和森林火灾等,这种模式的弊端尤为突出。研究了多类异构观测资源,包括卫星、飞艇及无人机(UAV)的协同规划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多Agent的分层协同规划框架,整合不同观测资源构成一个分布式和松耦合的对地观测系统。其次,将异构对地观测平台的协同规划问题转化为不同子规划中心间的任务分配问题。第三,针对该任务分配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禁忌列表模拟退火(SA-TL)算法,在该算法中融合了禁忌表策略,有效提高了算法的性能。仿真实验验证了多Agent协同框架的优越性和SA-TL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65.
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平台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4月26日,我国用长征-2D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1卫星,开启了我国对地观测的新里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简称高分专项)工程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所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由天基观测系统、临近空间观测系统、航空观测系统、地面系统和应用系统等组成,于2010年经过国务院批准启动实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发射5~6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目标是建成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加快我国空间信息与应用技术的发展。为此,本刊特别推出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专题",介绍了我国高分-1卫星及其相关系统,以飨读者,促进我国高分专项的实施。  相似文献   
66.
刘斐 《国际太空》2013,(5):19-21
2013年航天任务首发、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首发,肩负着我国民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尽快实现国产化的重任……在外部镁光灯的照耀下,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67.
孔健  杨吉 《太空探索》2013,(6):26-29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与相继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实施了无人、载人交会对接试验,标志着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天宫一号作为我国空间实验室雏形,已在轨运行近两年,各搭载设备状  相似文献   
68.
刘斐 《太空探索》2013,(6):12-13
高分一号卫星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成功飞天,并在预定轨道稳定运行,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天基系统建设之战正式打响。至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高分专项的接力赛中高质量、高效率地跑下了第一棒,并开始将接力棒转交到数据接收处理和应用系统的手中。对于高分专项的实施而言,造好星和用好星同等重要,只有把卫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9.
空间碎片光谱特性获取与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碎片的反射光谱是碎片表面材料与太阳光谱共同作用的结果,能够反映碎片的材料性质,为空间碎片的光学特性研究提供依据. 将观测获得的空间碎片反射光谱进行预处理后,与已知空间材料样本的光谱进行比对,比较两者间光学特性差异,包括连续反射光谱曲线中的峰值、斜率、形态、特征窄波段、吸收谱线和多波段反射光谱间的成像差异、色指数、特征温度等,分辨碎片表面可能的材料,最终实现对空间碎片光学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0.
<正>由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空间工程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部联合主办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China HighResolution Earth Observation Conference)将于2014年秋季召开.本次会议聚焦天基、临近空间、航空全维度立体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发展,瞄准数据资源共享与成果推广应用的根本目标,全方位展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其今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会议分为五个研究领域,现已全面启动征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