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4篇 |
免费 | 128篇 |
国内免费 | 6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29篇 |
航天技术 | 328篇 |
综合类 | 45篇 |
航天 | 2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44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大气臭氧地基遥感反演的退卷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大气臭氧地基遥感信息处理的新方法,它利用非线性退卷积方法和等效仪器函数提高光谱分辨率,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大气臭氧反演计算,可以显着提高大气臭氧遥感的可探测高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42.
1962年11月1日,苏联的"火星"1号探测器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启程,飞向遥远的火星。这枚探测器成功进入了前往火星的轨道,计划于次年6月19日到达火星,但是当它3月21日飞行到距离地球1.06亿千米时,与地面失去了联系。"火星"1号通常被认为是人类第一个飞往火星的探测器。毫无疑问,这次火星之旅失败了。站在整整50年后的今天回望,人类的火星探测之旅可谓悲喜交加。"悲"的是,截至目前,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火星探测器,特别是早期发射的探测器,"出师未捷身先死",没有能够完成自己的使命。事实上,"火星"1号并不是人类火星探测的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43.
大气延迟误差对InSAR数据处理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重复轨道InSAR测量基本原理出发, 详细给出了相位测量误差对InSAR测高、 双轨法D-InSAR形变测量、三轨法D-InSAR形变测量、四轨法D-InSAR形变测量影响的近似关系式以及大气延迟误差对相位测量影响的近似关系式; 以此为基础分别推导出了大气延迟误差对InSAR测高、双轨法D-InSAR形变测量、三轨法D-InSAR形变测量和四轨法D-InSAR形变测量影响的近似关系式, 同时以ERS-1星载系统为例进行模拟实验, 分析讨论了大气延迟误差对InSAR测高、双轨法D-InSAR形变测量、三轨法D-InSAR形变测量以及四轨法D-InSAR形变测量的影响, 从而得出了大气延迟误差对InSAR数据处理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44.
在第23至第24太阳活动周的峰年之间,太阳活动谷年具有持续时间长,极低F10.7太阳辐射通量(低至65)和超长期的零太阳黑子数记录等特点,因此是观测和研究在这种特殊背景下热层大气变化的极好机会.尤其是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在宁静环境下热层大气密度对弱太阳活动和小地磁扰动的响应特性.本文利用高度650 km以上星载大气密度探测器2007—2009年的连续探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太阳辐射通量F10.7极低值期间,较高热层大气密度对F10.7的起伏具有更显著的响应变化.当F10.7由70降至65时,日均大气密度会有4~5倍的显著降变,远大于通常大气模式中的降变值.同样在F10.7极低值期间,较高热层大气密度对小地磁扰动也具有显著的响应增变,当日Kp指数之和由23增至30时,较高热层大气密度则会有80%~160%的强增变. 相似文献
45.
为实时评估0~100km高度范围内的大气中子全球分布,对宇宙线在地磁场和大气中的传输过程进行了分析.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工具包Geant4,预先计算不同能量的粒子在大气层中产生的次级粒子能谱分布,形成大气次级粒子数据库,并与相关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数据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实测或预报的空间环境参数作为输入,计算同步轨道银河宇宙线和太阳质子事件能谱以及100km高度上的地磁垂直截止刚度,最终得到大气层顶上的粒子能谱.通过对大气次级粒子数据库的线性插值,实现1h分辨率的大气中子能谱和辐射剂量全球分布的实时计算. 相似文献
46.
对一架绕着地球运行的伽马射线望远镜来说,地球是最明亮的伽马射线源。地球之所以会发出伽马射线,是因为来自太空的宇宙射线高能粒子撞击地球大气所致。这种交互作用挡住了危害性辐射,让它们不会传到地表。在费米伽马射线望远镜大面积望远相机拍摄的这幅精彩的天与地影像中,这种伽马射线成为最具主宰性的辐射。在制作这张影像时,只纳入了银河中心在费米伽马射线望远镜正上方时的观测数据。其中,天顶投射至影像的中央,地球和天底附近的辐射映射到周边, 相似文献
47.
48.
采用红外传感器观测海面,若观测天顶角较大,则视场中会同时出现海面与天空背景.通过计算传感器每一像素单元接收的辐射强度,可以得到海天背景多谱段光学图像.为了计算假定海况条件下海面随观测方向变化的反射辐射,基于几何光学原理修正了传统海面辐射特性模型.由于路径长度随传感器垂直视场变化,此时大气对辐射传输的影响十分显著.天光及水平路径辐射采用改进的大气辐射传输模型计算.该模型具有更高的光谱分辨率,适用于多谱段成像仿真.基于给出的海面辐射特性模型和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分别仿真了不同时刻不同观测角下可见光、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的海天背景辐射图像.仿真结果符合物理原理,与实测图像的对比验证了新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