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8篇 |
免费 | 120篇 |
国内免费 | 6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13篇 |
航天技术 | 313篇 |
综合类 | 43篇 |
航天 | 2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从基本的大气运动方程出发,采用二维全隐欧拉格式(FICE)建立极坐标下二维声重波传播的数值模式.对小振幅高斯形态声重波传播过程的模拟结果表明,该数值模式能够再现声重波波包向上的稳定传播过程.应用此数值模式模拟了在没有背景风场和存在背景风场条件下中高层大气对10km高空处近似脉冲点源扰动的响应过程,获得了中高层大气对低层大气脉冲扰动响应的图像.结果表明,电离层高度对重力波扰动的响应不但出现在激发源激发之后,还与激发源具有较大距离,扰动的幅度随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有背景风时,顺风情况下重力波波动传播路径较逆风情况下平缓,且传播的水平距离比逆风情况下远,波动的振幅较逆风情况下弱,逆向背景风场能够加速重力波向上传播.同时,模拟还表明脉冲扰动正上方可以激发产生一种以6 min为主要周期,具有声学分支特性的快速波动.本文模拟的扰动结果与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引起的电离层TEC扰动具有类似的图像. 相似文献
242.
243.
244.
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燃油中硫元素的存在。其中全球民用航空运输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占全部大气污染的4%左右。其中主要焦点在CO2和NO3等,认为它们是主要的污染物,但是越来越意识到并关注硫在颗粒物形成中的作用。相信燃料中的硫在形成挥发物进而作为云雾形成的核心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5.
Von Karman模型三维大气紊流仿真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三维紊流场相关函数矩阵,用蒙特卡罗法仿真生成Von Karman模型三维空间大气紊流场,实现了对复杂的Von Karman模型的精确推导和应用,仿真流场的相关特性在理论上可以任意逼近Von Karman理论模型.通过提高白噪声序列的白化程度及优化蒙特卡罗算法的方法提高了仿真精度和效率.数值仿真结果证明:所生成的空间大气紊流场符合模型特性,具有较好的统计特性和仿真精度,满足实时飞行仿真对紊流场数据的要求. 相似文献
246.
针对大气辅助捕获下多次穿越的方式,分别建立探测器气动捕获段在静止大气和旋转大气模型下的轨道动力学方程并进行相应的动力学仿真,分析旋转大气对轨道捕获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给出了在两种大气模型下完成目标捕获时,任务耗时以及探测器所受的热量、过载情况,通过给定不同目标轨道近火点高度,得出两种大气模型下卫星轨道的轨道参数变化形式.结论表明:当目标轨道近火点高度较低时,旋转大气对探测器轨道参数的变化形式影响较大,应该考虑旋转大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7.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欧洲首先研制了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但随着经济、技术、军事和政治的发展和变化,欧洲又研制了可以进行长期天气预报的极轨气象卫星。1引言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的第一代极轨业务气象卫星系统(EPS)共有3颗卫星,名为"气象业务"(MetOp)卫星。气象业务-A卫星于2006年10月19日发射,迄今仍在业务运行,但部分功能已有故障。气象业务-B卫星于2012年9月17日发射。气象业务-C卫星计划于2016年发射。"气象业务"卫星设计寿命为5年,两颗业务卫星之间有半 相似文献
248.
249.
利用延庆瑞利激光雷达(40.47°N,115.97°E)2012年1-2月及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的探测数据,分析得到北京上空60~80km高度140个晚间的温度廓线,对这一区域内的低中间层逆温层现象(Lower Mesospheric Inversion Layer,Lower MIL)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平均逆温幅度为23.4K,平均垂直尺度为4.78km,逆温层底部平均高度为68.2km.约有2/3的逆温层存在随时间垂直传播现象,且大多为向下传播.此外,还观测到三个垂直传播速度相差近一倍的特殊双低层MIL演化现象. 相似文献
250.
按照历史发展, 回顾了从无耗无风背景下线性化的大气潮汐方程组出发得到一个二维定态变量可分离的基本偏微分方程及其全球Hough函数波模解的经典理论; 介绍了主要由Forbes和Hagan发展起来的在真实有耗有风背景下线性化的本质上仍是二维定态, 但纬度和高度变量不可分离的现代数值模式GSWM; 概述了近年来针对中高层大气的GCM (例如TIME-GCM, MUAM, CMAM和WACCM) 来研究潮汐非线性及非迁移潮汐等的发展趋势. 在融合理解的基础上对各模式的特点和模式间的差异进行了适当分析, 从中可以看出,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在从第一原理出发试图揭示全球大气潮汐的真实结构特征和长短期变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的努力, 这种努力又是与从利用地基雷达到卫星搭载仪器观测大气(特别是MLT区域的风场和温度场)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