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7篇
  免费   694篇
  国内免费   575篇
航空   2637篇
航天技术   752篇
综合类   472篇
航天   1335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为了保证大型导航星座在有限的星载运算能力和通信能力下,具备自主运行能力并提供精准位置参考信息,对基于分层结构的星座分布式自主定轨的信息融合方法展开了研究。以地月卫星联合星座作为研究对象,将简单凸组合法、协方差交叉融合法以及在线性最小方差意义下的矩阵加权法和标量加权法等方法应用于子滤波器估计的融合中,对各种融合方法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在采用方差放大技术去相关设计星座分布式自主定轨算法基础上,采用简单凸组合法、矩阵加权法和标量加权法3种融合方法的定轨精度较高,与集中式滤波精度相当,其中标量加权法的计算代价最低;而协方差交叉融合法由于难以准确确定最优系数,其精度低于其他3种方法。   相似文献   
992.
在多个异质性离散型生产工厂的航空零部件集成制造环境下,以最小化生产与运输总成本为目标,研究了订单的分配以及零部件加工和成品装配、产品运输的综合计划制定问题,构建了整数规划模型。所建模型既不需要单独引入订单分配决策变量,也不需要在生产量和运输量的决策变量中添加订单维度,而是通过成品配送约束解决了订单分配决策问题,大幅度减少了决策变量数量,显著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提升了模型的实用性。以某航空制造企业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3.
针对于传统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设计过程计算周期长,加工和试验成本高,制约发动机设计周期的问题,基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模型,结合POD-PCE-Kriging(本征正交分解-多项式混沌展开-Kriging)模型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开展了燃烧性能代理模型的构建和多目标优化设计。通过试验,应用POD-PCE-Kriging模型预测结果与一维程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针对于燃烧效率和总压损失预测值的方均根误差分别为0.006 3%和0.122 7%。对设计变量参数开展寻优,并对获取的Pareto最优解集进行了分析,为满足性能指标的先进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设计提供了物理见解,可以快速准确获得满足最优性能的设计参数,缩短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994.
995.
分析了当前零件库的局限性和紧固件数据库型式标准的需求,研究了事物特性表设计、中性零件模型表达和零件簇构造等关键技术,开发了中性模型生成工具、紧固件管理系统、CATIA/UG/STEP接口等软件,实现了"数据即标准","一次建模、多次使用","所见即所得","过程特征完整保留"等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996.
提出了NSGA-Ⅱ算法的一个改进方法,对加入新种群的父代种群个体进行精英筛选,从而增加了新种群中新个体的数目,以实现更好的全局寻优。选取一个有理论解的优化问题,对算法全局寻优能力的改进进行了验证。随后使用改进后的NSGA-Ⅱ算法作为核心算法搭建了集群并行优化平台,对多段翼型的缝道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优化验证算例显示,该集群并行优化平台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7.
拉伸载荷作用下,裂尖附近具有较高的应力三轴度,微孔洞体积扩张及随后内部韧带颈缩是主导韧性裂纹扩展的细观机制。为基于微孔洞损伤机制模拟裂纹扩展,需要建立合理的孔洞贯通准则。基于三维体胞分析,建立了2524-T3铝合金的宏观等效应变失效准则。通过假设孔洞在贯通前保持球形扩张,将塑性极限载荷准则推导为仅依赖于宏观应变的形式。这两种准则分别与Gurson-Tvergaard-Needleman(GTN)模型结合在一起,形成了GTN-E及GTN-L模型,对2524-T3铝合金薄板中的韧性多裂纹扩展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可以有效地分析韧性多裂纹的扩展连通过程。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国产平视显示系统(HUD)部分功能模块底层可靠性数据积累不足、难以支撑可靠性分析的问题,提出基于直觉模糊贝叶斯网络(IFBN)的平视显示系统多阶段任务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研究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多阶段任务系统(PMS)模型构建方法,并综合考虑可能的共因失效(CCF)影响;其次,研究基于直觉模糊理论的模糊事件失效数据评估方法,提出适用于航电设备的模糊区间划分方法及直觉模糊数与失效数据的转换算法,并采用基于Tω算子的直觉模糊数聚合算法,降低模糊累计;最后,以某型平视显示系统为例进行多阶段任务可靠性计算。所提方法为系统底层失效数据模糊情况下的可靠性分析问题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99.
1000.
传统的航天器蓄电池可靠性试验按照最大放电深度进行定额充放电,所构建的失效模型用于支撑航天器总体可靠性设计,不能用于在轨锂离子蓄电池健康评估任务;航天器在蓄电池遥测的采样率、精度、样本量方面无法与民用领域相比,基于高采样、大样本的民用蓄电池健康估计方法也不适用于在轨锂离子蓄电池健康评估。针对该问题,从在轨航天器蓄电池数据特性出发,挖掘在轨状态下所能提取的退化特征,并采用多特征综合评价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在轨锂离子蓄电池健康评估方法,实现了在轨蓄电池放电内阻、同放电深度下的终端电压、恒压充电时间3项退化特征融合的健康量化评估,应用于某型号卫星的在轨监测与健康评估,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可作为国内航天器健康评估技术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