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1篇
航空   216篇
航天技术   82篇
综合类   49篇
航天   2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台风激发的声重力波的可探测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北京大学高频多普勒台站(39.4°N,116.2°E)多年的观测资料及相关台风资料的统计分析,着重研究了高频多普勒探测手段对由台风引起的扰动电离层响应的可探测性问题.通过对台风登陆前后的高频多普勒观测记录的细致分析及与宁静条件下记录的对比研究,表明高频多普勒观测手段可以很好地探测由台风激发的声重力波,尤其是对台风登陆前后所激发的扰动具有较高的可探测性.在所分析的24次台风事件中有明显扰动记录的高达22次(22/24).结合观测事实与Huang等的统计结果(2/12)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了可能的原因分析.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观测到的主要扰动的非线性传播过程进行了模拟再现,结果基本上与观测结果及线性传播理论一致.确认了一般情况下高可探测性这一事实,但同时也表明可探测性和台风激发源与探测位置及中尺度TIDs在电离层中的传播模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52.
为摆脱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依赖,克服其有意或无意干扰情况下无法工作等问题,可采用机会信号(SOP)实现定位,低轨卫星机会信号具备信号功率高、覆盖性广及无需增建基础设施等优点。提出了利用轨道通信卫星(ORBCOMM)系统实现天基机会信号定位。通过对ORBCOMM卫星机会信号的通信体制进行深入研究,实现了利用ORBCOMM卫星机会信号获取多普勒测量信息,建立了瞬时多普勒定位及其几何精度因子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卫星TLE数据结合轨道预测模型获得的卫星轨道信息实现ORBCOMM卫星机会信号定位。实测结果表明:利用ORBCOMM卫星机会信号可实现精度优于140 m的定位。研究成果对基于天基机会信号定位技术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3.
由于对称三角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在多目标情况下容易产生虚假目标,又因为采用的毫米波技术,发射波形的上下扫频时宽相对较小,且目标速度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又取决于信号的时宽,所以,为了消除虚假目标的产生以及提高目标速度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文章利用梯形调制方式,并结合MTD 恒频速度配对法,充分利用二维模糊多普勒频率,通过恒频速度配对得到真实目标之后,再用其求得模糊重数,进而解多普勒模糊。由于二维模糊多普勒频率是在一个周期下得到的,所以,解模糊得到的速度精度要大于恒频速度和上下扫频配对得到的速度。利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准确地得到目标信息,还防止了虚假目标的产生。最后,经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解多普勒模糊得到的速度误差明显小于恒频以及去耦合。  相似文献   
354.
胡旭超  谭贤四  曲智国  罗艺  池鹏飞 《航空学报》2020,41(1):323269-323269
随着风电场的大范围建设,风轮机杂波对雷达的干扰问题日益严重,常规杂波抑制方法难以有效解决风轮机杂波(WTC)干扰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动态字典对风轮机杂波进行稀疏重构进而抑制的方法。首先,建立了WTC干扰下的雷达信号模型并分析了风轮机杂波的信号特征。其次,依据WTC的时频特征提出了一种微动参数粗估计方法,利用粗估计结果缩小了字典稀疏重构参数范围,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对字典进行动态生成,并逐级更新字典原子。最后,通过动态字典对风轮机杂波信号进行稀疏重构,从而实现了对WTC的有效抑制。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风轮机杂波对目标检测的干扰影响,验证了基于动态稀疏重构的风电场杂波抑制方法在不同情况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5.
黄卫权  方涛  王宗义 《航空学报》2020,41(9):323921-323921
综合校正技术可作为抑制格网惯导系统(INS)导航误差的有效手段。加速度计零偏所造成的水平姿态误差是导致综合校正中陀螺漂移估计精度受限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阻尼综合校正方法。首先,推导了格网坐标系框架下估计加速度计零偏和姿态的目标函数;其次,介绍了无阻尼条件下综合校正的两个核心方程;最后设计了无阻尼两点校策略。综合校正前,在多普勒计程仪(DVL)提供的速度辅助下完成加速度计零偏的估计和补偿,以此消除加速度计零偏所造成的水平姿态误差对综合校正中陀螺漂移估计精度的影响。在两次间断的外部位置和航向辅助下通过所设计的综合校正策略完成对陀螺漂移的估计。校正策略中所涉及的水平姿态误差在DVL辅助下由参数估计方法估计得到。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研究相比,所设计的综合校正方案进一步减少了DVL的辅助时间,同时由于准确地估计和补偿了加速度计零偏,陀螺漂移的估计精度显著提高,该方案在抑制导航误差方面具备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56.
介绍了某型多普勒雷达的功能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对该型雷达一个常见故障的深入分析,帮助操作维护人员了解雷达,提升对故障的排除能力。  相似文献   
357.
介绍了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星地对接测控试验任务及过程.给出了参与试验的YH-1火星探测器、俄罗斯与欧空局地面站设备等的组成和主要技术指标.介绍了试验项目及其原理,分析了副载波多普勒频移测量和电磁屏蔽等关键技术.列出了试验确定的主要技术指标.试验结果证明YH-1火星探测器星地测控参数匹配,相关技术参数可满足火星探测要求,同时确认了地面改造建设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58.
受射频前端带宽、模数转换器采样率和有效位数的限制,现有基于数字射频存储的多普勒频移模拟器逐渐难以满足当前雷达系统大瞬时带宽、低杂散失真的测试需要。文章利用最新的微波光子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微波光子I/Q混频的多普勒频移模拟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利用微波光子技术的大带宽特性,该方案可对不同频段(15GHz与20GHz)的单音和宽带射频信号进行大范围(5MHz到25MHz)、高杂散失真抑制(大于30dB)的多普勒频移,多普勒频移方向、回波信号功率也可动态控制。该方法可为未来雷达目标多普勒频移模拟提供新思路,显著提高模拟带宽和回波质量。  相似文献   
359.
在机载站飞行方向前方某一距离处的多普勒频移能够通过递推计算的方法由站点当前位置处的相位测量结果而被直接确定。进一步利用频移和角度之间的变换,由多普勒频移的虚拟递推值即可求得载机飞行路线前方虚拟距离处的目标方位,由此就可在机载单站平台上通过三角定位法,实现仅基于相差测量的无源测距。  相似文献   
360.
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脉冲雷达模糊多普勒相位精度较低,可能导致相位测距时不能正确解相位模糊问题,基于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经验模式分解)区间阈值去噪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提高多普勒相位精度的方法:利用EMD分解后各层信号的频率特性和能量特性,选取合适的阈值,并对各层信号进行区间阈值化处理,在提高信号信噪比的同时保持了信号的连续性.分别在回波信号噪声为高斯白噪声和AR(2)相关噪声的情况下,以及不同信噪比条件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当回波信号噪声为白噪声和相关噪声时,EMD区间阈值去噪方法能将回波信号信噪比提高5 dB,去噪性能优于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其对应多普勒相位精度能提高1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