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6篇
  免费   1425篇
  国内免费   1212篇
航空   6198篇
航天技术   1367篇
综合类   830篇
航天   2948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356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354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450篇
  2013年   503篇
  2012年   649篇
  2011年   628篇
  2010年   539篇
  2009年   611篇
  2008年   608篇
  2007年   462篇
  2006年   452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324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31.
本文介绍了在弹道靶设备上对再入速度下模型的热辐射进行的实验研究工作。铝、高硅氧和聚碳酸酯三种材料的模型在速度为4.5~6.0(km/s),压力为600—8000Pa条件下做了实验,在258nm—1100nm光谱范围内完成了九个波段的辐射测量,给出了三种材料模型的辐射光谱分布曲线。结果表明辐射量除了受环境条件影响外,还强烈地依赖于模型材料;由烧蚀产物引起的辐射通量主要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465nm以上)。估算了烧蚀产物引起的辐射加热率,对头部和近尾流辐射通量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2.
通过对在 KM3模拟器中进行的天平热效应专项试验测量数据分析,利用热力学定律,计算了天平热效应参数,并给出了在实际测量中进行实时温度预估的公式,为天平温度补偿中的温度控制设计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3.
针对高超音速化学非平衡流提出了两种隐式格式.一种是近似因子分解算法对角化形式在隐式TVD(全变差递减)格式上的推广,另一种可视为隐式TVD格式的LU分解形式.数值试验表明,本文给出的算法保持了TVD格式的高分辨率特性,同时计算量大大减少,是高超音速化学非平衡流数值模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4.
《太空探索》2003,(8):47-47
太空中不存在没有引力的区域,但在两个天体之间却存在引办相互抵消的引力平衡点,如果航天的运动轨迹始终处于引力平衡点上,航天器就会平步青云失重环境。不过,航天器上的失重环境不必只在这种特殊条件下才有,凡是做轨道运动的航天器,都会具有失重环境。  相似文献   
135.
采用球坐标下二维三分量理想MHD模型,研究部分开放多极背景磁场中日冕磁绳的灾变现象.背景磁场由含3个闭合双极场的冕流和带赤道中性电流片的开放场构成,磁绳位于中心双极场的下方,其特性由环向磁通和轴向磁通表征.对给定的环向磁通,存在轴向磁通的一个临界值;对给定的轴向磁通,也存在环向磁通的一个临界值.在该临界值以下,磁绳附着于太阳表面,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该临界值一旦被超越,磁绳将脱离太阳表面向上喷发,说明部分开放多极背景磁场中的日冕磁绳系统存在灾变现象.本文算例表明,灾变点对应的磁能阈值超过对应部分开放场(中心双极场开放,两侧的双极场仍维持闭合)能量约15%,其超过部分可为日冕物质抛射一类太阳爆发提供能源.  相似文献   
136.
南极长城站电离层变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极长城站夏季电离层日变化具有Weddell海异常现象.本文利用一个一维时变理论模式,对长城站夏季电离层f0F2和hm日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我们讨论了中性风和顶部输运通量对f0F2和hm的影响,认为模拟计算得到的f0F2值比实测值要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国际参考电离层给出的上边界值偏大.文章最后介绍了一个获得实际的f0F2和hm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7.
邸乃庸 《太空探索》2004,(10):32-35
载人航天飞行的最后一关是返回与着陆,返回过程中所经历的环境是整个太空飞行过程中最为恶劣的环境,这种环境对于人的生存极具威胁。  相似文献   
138.
灾害管理的主要国际性空间项目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减轻自然灾害是保证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地面管理的能力往往不能满足自然灾害管理的要求,而空间系统具备对灾害地区进行全面详细监测的独特能力,可为民政部门和减灾/救灾机构提供评估和指导。自从人类能够获取对地观测卫星数据至今,利用空间技术减少自然  相似文献   
139.
首先讨论了纯辐射换热的航天器系统温度场在恒定热源情况下具有渐近稳定特性,然后据此提出了对该系统可采用比缩热负载进行热模拟试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0.
充分利用空间环境资源 传统意义上的资源是上地、矿藏、水利等.人类进入地球轨道和外层空间后发现,太空的特殊环境和条件也是人类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浩瀚无垠的太空具有高运的位置高真空、高洁净、无污染、微重力、强宇宙粒子射线辐射,是地面所不县备的及其宝贵的资源,这种得天独厚的太空环境对发展空间工业有着远大的潜在开发前景,其中空间微重力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尤其重要。开发和利用空间环境资源必须有人的参与才行,因此需要发展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