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7篇 |
免费 | 183篇 |
国内免费 | 13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672篇 |
航天技术 | 121篇 |
综合类 | 105篇 |
航天 | 1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59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单继祥黄勇彭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6,48(4):503-508
跨音速条件下,激波将导致大后掠飞翼布局出现激波/边界层干扰、激波/前缘涡干扰等复杂流动现象,对其流动特性、气动性能产生严重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跨音速时小展弦比飞翼布局流动特性随迎角的演化,并分析了翼身厚度对前缘涡流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无前缘涡区,翼身厚度在机头处引起侧洗作用,在尾部出现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导致流动分离;在前缘涡发展区,翼身厚度的侧洗作用使飞翼模型前缘涡形成较晚,影响区域减小,但使其前缘涡发展较快,强度增大,在背风侧诱导的吸力增加,从而使前缘涡涡升力基本不变;同时,侧洗作用导致翼身背风侧激波位置前移,诱导前缘涡破裂,使涡破裂迎角大幅减小。本文研究为大后掠飞翼布局气动布局设计和流动机理分析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2.
为了研究滑布收口控制对冲压式翼伞开伞动载的影响,文章应用结构化任意拉格朗日-欧拉(StructuredArbitrary Lagrange-Euler,S-ALE)方法对翼伞系统在无滑布收口控制和有滑布收口控制两种情况下进行了开伞过程的流固耦合仿真计算,分析了滑布收口对翼伞开伞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滑布收口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冲压式翼伞的充气速度、伞衣应力和开伞动载,开伞动载可以降低33%。但有滑布收口控制时,翼伞的气室饱满程度有所下降,边缘气室饱满程度的下降更明显;由于滑布在开伞过程中对翼伞前后缘伞绳受力的影响有差别,使得某些伞绳出现松弛现象,这会对冲压式翼伞俯仰稳定性有一定影响。通过研究滑布收口控制对冲压式翼伞开伞动载的影响,可以为冲压式翼伞收口技术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3.
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先进的精确空投系统的发展概况,介绍了当前几种主要的精确空投系统。内容涉及发展精确空投系统所需要的关键技术,精确空投系统的一般实现方法,精确空投系统当前达到的水平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54.
355.
联接翼布局低速纵向气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低速风洞纵向测力以及涡格法的理论计算结果,初步研究了联接翼布局的低速 向气动特性,并与相应的机翼、尾翼相分离的正常布局的试验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联接翼布局具有许多优点,如较大的升力线斜率C、较大的最大升力系数Cymax、较大的纵向稳定度、相当小的诱导阻力Cxi和较高的巡航或阻比K,以及具有直接升力和直接侧力控制的可能性。文章还表明在联接翼前部配置鸭翼对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其纵向气动性能的可 相似文献
356.
联接翼布局直接升力控制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联接翼气动布局的直接升力控制特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通过前、后机翼上升降舵面的同向偏转组合所产生的直接升力,与相应的正常布局相比较,不仅显示了飞机优异的气动性能:增加了最大升力系数和升力线斜率,改善了失速特性,提高了纵向静稳定性,而且明显改善了ΔCy、Δny、ΔH、ωz等参数对操纵输入的瞬态响应品质,给飞机提供独立的姿态或轨迹控制的非同寻常的运动模态。头部鸭翼的增加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了联接翼布局的直接升力特性。 相似文献
357.
358.
为研究扑翼飞行器传动机构的能量特性,以特拉华大学机械系统实验室所研制样机为原型进行了建模。引入气动项和拉力弹簧建立了完整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发现,气动项的力矩峰值为惯性项的4.8倍,对电机的转矩峰值的影响起主要作用。运用正交法进行仿真发现,引入拉力弹簧可以使电机转矩峰值最大降低77.5%,与理论分析相符合。进一步的物理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并得到了当弹簧的连接点位置为185 mm、原长为200 mm及刚度为0.1 N/mm时实验结果取得最优值,可为扑翼机传动机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此外,引入弹性元件也可有效降低电机的转速波动,进而为仿生扑翼飞行器的生产和实践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59.
以分布式混合电推进飞行器技术研究为背景,针对分布式动力翼在前飞状态下动力/气动耦合特性开展数值模拟及分析。首先,通过对分布式动力翼各部件进行合理拆解,结合超椭圆方程、四阶Bezier曲线、CST (Class Function/Shap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参数化方法等构建了分布式动力翼复杂对象的参数化模型。然后,依次对动力翼二维剖面翼型、动力翼单元翼段、分布式动力翼整体动力/气动耦合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并与常规翼型-机翼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梳理了分布式动力翼内外流耦合与其二维-单元-整体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关于分布式动力翼动力/气动耦合设计思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360.
本文采用重迭网格技术和Euler方程计算翼-身-尾组合体绕流。对翼-身与尾-身部分采用各自的H-O型网格。Euler方程求解采用Jameson有有限体积法,即中心差分挖和显式Runge-Kutta时间推进。采用前后区交替迭代使前后两区通过重迭区交换信息。本文用NACATN4041翼-身-尾模型为例,计算的空气动力特性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