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航空   9篇
航天技术   25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星地无线电双向时间比对法为例,利用几何图形介绍了Sagnac效应产生的原因,并在Ashby等人给出的Sagnac效应基本原理公式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利用GEO、IGSO、MEO这三种类型卫星进行时间比对时所产生的Sagnac效应在地心惯性系中的具体表达式,分析了Sagnac效应值为零和取极值时这三种类型的卫星以及地面站需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22.
杨路易  李海阳  张进  周晚萌 《宇航学报》2019,40(12):1383-1392
针对载人登月任务中人货分运飞行模式,精确快速设计了着陆器(LM)的奔月轨道,分析了轨道窗口特性。以着陆器的奔月出发时刻、纬度幅角和加速脉冲为设计变量,基于多圆锥曲线法动力学模型,利用序列二次规划(SQP)优化算法对奔月轨道快速求解。在地心白道系下提出了近月点伪经度判别准则,该方法可为轨道设计参数初值提供正确参考。最后以伪倾角为窗口特性分析参数,发现了近月点窗口、近地点出发位置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伪经度搜索方法能够快速求解着陆器地月转移轨道,同时揭示了环月到达轨道(LLO)与近地出发轨道(LEO)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论可为未来载人登月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身份学说与语言学习的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因个人在年龄、性别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处社会环境及文化背景的迥异,使得他们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由此强调实际语言教学中要注重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24.
给出了地心引力场中受控航天器相对目标航天器运动的推力加速度随时间线性变化时Hill方程的解析解,根据Hill方程导出了受控航天器相对目标航天器运动的比动能方程,并讨论了比动能方程在上述两天器轨道相遇和轨道交会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5.
情感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对客观事物抱有不同好恶而产生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知技能的发展长期以来一直都在外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基于克拉中的情感过滤学说,从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进行阐释,就如何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6.
地心之门     
李成学 《今日民航》2012,(5):102-103
在南极厚厚的冰层中隐藏着这样一个洞口,它或许就是凡尔纳《地心游记》中没有发现的通往地心世界的另一个入口。如今我们停留在入口驻足不前,是对里面那个未知的世界充满着恐惧,还是对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深深地眷恋!  相似文献   
27.
在经典动基座飞行器制导工具系统误差分离中,原点误差不仅影响平台惯性系下的视速度,而且对外测发射系数据也有影响。若仍利用发射系数据进行误差分离,将无法扣除原点误差对外测数据的影响。因此,提出在DX2地心系下进行误差分离,由于地心系下的飞行数据是由测站系转换而来,故地心系下的外测数据不受原点误差的影响。鉴于地心系下误差方程的复杂性,文中利用进化策略方法分离误差,可简化公式推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同时分离制导工具系统误差和原点误差,且分离结果不随原点误差的增大而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28.
人类认识了那么多的天体,却对养育自己的地球并不完全了解,以至有人说:“人类对银河系的了解比对地球的了解更多。”特别是地球的核心部分,至今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神秘的地热、神秘的地磁、神秘的地压,至今都是没有解开的谜。一般的科学观点认为,地球的内部三个圈层结构分别是地表、地幔和地核。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深度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特别是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而划分的。在这里我们主要说一说地核,地核分内外两部分。外地核在地下2900千米~4980千米处,呈液体状态;4980千米~5120千米处是一个过渡带;从5120千米直到地心则为内核,是…  相似文献   
29.
我们探知的宇宙是一个巨大而古老的大杂烩,其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粒子,不同波长的光波和其他奇异的物质。但是宇宙学家们认为它并不是一直就是这样。大约140亿年前,当宇宙刚刚诞生几微秒的时刻,宇宙是由叫做“夸克—质子构成块”的亚原子粒子组成的温度极高的一锅“过热汤”,其均匀程度之高使现代法国厨师也自愧不如。卓越的宇宙学家迈克·特纳花了大半辈子的精力致力于宇宙演化问题的研究,想弄清宇宙是如何从原始的“夸克汤”演变成现在星系分布的气泡状结构的。所谓星系分布的气泡状结构,是指观测到的星系分布在巨大气泡的表面,而气泡里面…  相似文献   
30.
地球的形状     
季黎 《飞碟探索》2001,(4):42-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