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79篇
航空   185篇
航天技术   192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49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初未萌  杨今朝  邬树楠  吴志刚 《航空学报》2021,42(11):524615-524615
在空间机器人抓捕目标的过程中,整个系统的惯性张量会随时间变化且在目标被捕获瞬间发生突变,这会严重影响整体姿态控制的精度。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的系统惯性张量在轨实时辨识方法。首先,对于目标捕获前后的2个阶段,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所建空间机器人模型采用域随机化方法生成足量训练数据,并用其对由LSTM网络与多层全连接网络构建的参数辨识网络进行训练;最后,使用训练好的参数辨识网络对系统惯性张量进行辨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精确辨识空间机器人抓捕过程中的系统惯性张量,所研究系统的主惯量平均相对辨识误差小于0.001,惯性积的平均相对辨识误差小于0.01。  相似文献   
132.
一种新型充气式重力梯度杆的研制和在轨展开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中国“新技术验证一号”卫星搭载的一种新型充气式重力梯度杆的研制和在轨试验情况进行了介绍。重力梯度杆在小卫星控制领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而充气结构具有轻质、占用空间小、发射成本低的特点,采用充气式重力梯度杆可避免传统机械式重力梯度杆质量重、尺寸大和机构复杂的缺点,它以充气伸展臂为主要结构形式,通过充气展开伸直成为重力梯度杆,既作为卫星重力梯度杆又通过在轨试验验证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性能。在轨试验结果表明充气式重力梯度杆展开稳定、有序、性能可靠,可以满足小卫星的性能和功能要求。该试验也是中国首个成功的充气展开结构在轨技术验证试验,标志着中国的充气展开结构技术初步具备了工程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3.
围绕空间光学望远镜在轨建造中的结构机构技术进行分析,重点包括结构机构相关的关键技术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分别对大型望远镜空间结构拓扑构型优化及模块技术、光机结构机构的高精度展开调整及锁合技术、典型光机元件的在轨增材制造技术、机器人辅助自主精密装配及控制技术进行了技术内涵及先进技术途径分析.最后展望了在轨建造中结构机构技术...  相似文献   
134.
刚刚走过的2011年,是我国加入WTO十周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年,是新中国航空工业甲子之年,也是安世亚太服务中国制造业第十五年。过去的一年,对我国社会经济、航空制造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两化"融合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5.
维修动态     
Ameco完成首架波音777客舱升级改造8月26日,Ameco顺利完成国航波音777-200飞机客舱升级改造。这是继为国航实施波音747头等舱和公务舱改造、空客A330公务舱升级改造后,Ameco执行的又一个机型的客舱升级改造工作。它标志着Ameco在飞机客舱改装工程设计及施工能力上又攀上了一  相似文献   
136.
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促进经济、社会、人文发展和拉动国家整体发展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之带来的城市环保、节能、交通、安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压力也日益增加,亟需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管理工具来有效提升城市发展水平。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转变,"智慧时代"呼之欲出。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将在中国掀起新一轮的高潮。一方面,自智慧城市的概念问世以来,世界各国竞相开展了智慧城市的研究与实践,但业界对其定义、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与其他信息技术概念发生混淆。因此,如何走出认识误区,把握智慧城市建设内涵与实质成为当前政府主管部门及产、学、研各界亟待明确的问题。另一方面,智慧城市作为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的完美结合,涉及技术众多。其中空间技术作为贯穿智慧城市最重要的位置信息获取、传输、定位技术,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可用空间资源越来越多,如何充分发挥空间技术优势,将空间信息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并带动空间信息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转型也是智慧城市发展建设中所需关注的重点。本文在分析智慧城市实质与内涵的基础上,给出了关于智慧城市的定义;梳理了智慧城市的框架体系;归纳了智慧城市国内外发展现状;结合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阐述了空间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7.
《航天器工程》2012,21(2):132-132
据法新社2012年2月3日报道,伊朗于当日在用其国产“使者”(Safir)火箭发射了一颗地球观测卫星“纳维德”。该卫星发射成功后,进入高250-370km的轨道,其质量50kg,将在轨运行18个月,每90min绕地球一周,向位于伊朗境内的多个地面站传回卫星图像。这是2009年以来,伊朗发射的第3颗卫星。伊朗还计划在未来几年发射7颗卫星入轨,并打算在2020年以前将伊朗宇航员送人太空。  相似文献   
138.
遥感卫星在轨微振动测量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光远  周东强  赵煜 《宇航学报》2015,36(3):261-267
介绍某遥感卫星的在轨微振动测量方案,并从背景噪声、扰动源特征、星体结构传递特征三个方面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由测试数据发现,控制力矩陀螺(CMG)和动量轮引起的局部扰动较大,而传递至有效载荷处的扰动主要由CMG和双轴天线引起。星体结构对微振动有良好的衰减作用,有效载荷安装面的响应相对于振源得到了大幅衰减。  相似文献   
139.
一种返回器烧蚀温度在轨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天器工程》2015,(2):129-133
返回器再入过程中的烧蚀温度,是防热结构设计和验证的重要参数之一。针对在轨应用的需求,文章设计了一种使用铠装热电偶进行返回器烧蚀温度在轨测量的方法,通过将铠装热电偶埋入安装并进行冷端补偿和误差校准设计,可以准确测量烧蚀温度的变化过程。通过我国探月三期工程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轨测试,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0.
随着大型可展开环形天线在航天器上的应用,口径越来越大,指标更加严格,卫星姿控、轨控、太阳翼驱动等导致的机械运动必然会引起大型反射面天线的振动,从而造成电性能降低,影响任务完成质量。提供了一种获取大型环形天线在轨振动影响的刚–柔–姿控一体化分析方法,建立了集扰动源、整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姿态控制系统、天线振动影响分析的一体化仿真分析模型,实现了在典型扰动模式下的环形天线的振动响应计算、环形天线整体指向和变形计算。分析结果为天线在轨振动影响分析、性能指标预示、振动传递机理及抑制措施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