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07篇 |
免费 | 656篇 |
国内免费 | 32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902篇 |
航天技术 | 472篇 |
综合类 | 362篇 |
航天 | 12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8篇 |
2023年 | 140篇 |
2022年 | 161篇 |
2021年 | 139篇 |
2020年 | 153篇 |
2019年 | 153篇 |
2018年 | 114篇 |
2017年 | 123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136篇 |
2014年 | 131篇 |
2013年 | 127篇 |
2012年 | 184篇 |
2011年 | 160篇 |
2010年 | 142篇 |
2009年 | 133篇 |
2008年 | 157篇 |
2007年 | 145篇 |
2006年 | 128篇 |
2005年 | 128篇 |
2004年 | 139篇 |
2003年 | 104篇 |
2002年 | 97篇 |
2001年 | 95篇 |
2000年 | 86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67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72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62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46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针对某型机载吊舱干扰机天线罩 ,运用微波等效网络法进行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利用谱域法分析了天线罩对天线辐射特性的影响 ,获得了与实测结果相吻合的结论 ,所设计的天线罩达到甚至超过了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72.
973.
针对机载导航过程中有色噪声模型系数难以精确获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残差处理有色噪声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INS/GPS组合导航系统中。首先分析了有色状态噪声和有色量测噪声对状态参数估值的影响,接着分别将状态残差和量测残差作为有色状态噪声和有色量测噪声的样本观测值,通过滤波所得的多个历元的残差序列获取拟合模型参数,然后计算有色噪声的预报值并将其进行补偿,从而得到有色噪声修正后的组合导航模型。最后设计了转台试验验证提出的有色噪声作用下的INS/GPS组合导航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减小有色噪声对组合系统的影响,且当GPS暂时失效时,能显著提高系统的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974.
975.
976.
977.
在飞机的起飞着陆过程中,机体噪声是主要的噪声源,后缘襟翼侧缘噪声作为机体噪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降噪技术的发展一直受到广泛关注。采用分离涡(Detached Eddy Simulation)湍流模型模拟襟翼侧缘的非定常流场,分析并探究了襟翼侧缘流场中双涡结构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的主要特征。基于上述结果,采用了被动流动控制法,在襟翼侧缘加装最大高度为一倍襟翼厚度的不规则挡板结构,应用FW-H方法计算了远场噪声频谱特性以及指向性并分析了与基准构型的差别,探究了加装襟翼挡板结构后对流场以及声场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加装挡板结构对襟翼的气动特性影响较小,挡板结构改变了侧缘的流场形态和侧缘涡的结构,延迟了侧缘涡系的发展进程,使得涡系的融合位置后移,涡系融合破裂产生脉动压力的区域远离襟翼吸力面,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效果。此外,加装挡板结构后,噪声仍然具有一定的偶极子指向特性,偶极子轴垂直于襟翼弦线,在襟翼的大部分方位噪声幅值降低1 dB~4 dB,降噪效果主要体现在中高频段的宽带噪声。 相似文献
978.
起落架噪声作为现代大型飞机机体噪声在起降阶段的主要贡献成分,其噪声机理较为复杂,涉及到钝体湍流涡脱落噪声、腔体部件空腔噪声以及起落架舱腔体与支柱柱体之间的非线性耦合噪声。由于起落架中存在复杂的三维流场以及声波的反射和绕射会产生噪声,而二维麦克风阵列在垂向的分辨率较差,无法获得声源完整且准确的三维空间分布信息,因此采用三维麦克风阵列技术对起落架噪声进行研究。使用3D Beamforming算法(波束成形算法)和3D CLEAN-SC算法(空间相干的洁净算法)结合同步测量和非同步测量的方式实现了对模拟信号和实际测量数据所得频谱中特定的离散声进行声源识别定位,并在北航D5低速风洞进行开口段气动噪声实验,以1/2缩比的LAGOON起落架为研究对象,在过顶和流向方向布置两组平面阵列,构成三维阵列进行同步和非同步的噪声测量,确定了起落架中主要噪声源的位置,对认知噪声机理提供了新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979.
980.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在系统层面上对各个GNSS进行实时时差监测是必要的。为了降低时差监测中伪距观测值的观测噪声及多径误差对时差监测的影响,采用相位平滑伪距的方法对伪距观测值的噪声及多径误差进行平滑,该方法可以实时地对伪距观测值进行处理,并且具有较好的平滑效果。利用平滑后的伪距观测值进行时差监测可以将时差监测值的标准差由2~4ns降低到1~3ns,噪声降低比率平均在20%以上。在与BIPM公布的时差数据相比,GPS-GLONASS实测值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满足GNSS时差监测与预报的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