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149篇
航天技术   548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7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81.
8月31日17点28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印度尼西亚“帕拉帕”D商业通信卫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82.
为了提高大功率通信卫星整星热真空试验的控温精度、降低控温风险,设计了一种应用PID闭环控制技术对星上热管网络进行闭环控温进而对整星温度进行自动控制的方法。在某大功率通信卫星整星热真空试验中,进行了星上典型热分区的PID参数自整定试验,并参考自整定试验结果确定了星上PID自动控温参数,应用PID闭环自动控温方法对卫星进行整个热真空试验过程的自动控温,控温精度达到±0.5℃,满足试验控温要求,提高了试验控温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3.
1997年10月下旬,美丽的法国小城戛纳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他们是为中国首次在欧洲购买的通信卫星——鑫诺一号卫星进行出厂验收评审专程前来。  相似文献   
184.
张新侠 《中国航天》1999,(10):14-16
回首新中国50年的光辉历程,航天工业的发展无疑是其中的一个辉煌篇章。今天,中国航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展示中国科技、经济和国防实力的一个代表产业。而开展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则是航天工业在改革开放时期的重要成果。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日趋深入,1985年中国航天告别封闭,迈出国门,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从此在广阔的国际商业舞台上,智慧、勇敢的中国航天人创造出了辉煌业绩。十年磨砺 成绩斐然从1990年4月成功地进行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至今,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已经实施了23次商业发射,共计成功发射商…  相似文献   
185.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2,(10):8-11
美月球着陆器样机试飞中坠毁8月9日,美航宇局一个实验性"绿色"着陆器在其首次自由飞行试验过程中坠毁,并在落地时着火。这种无人着陆器称为"梦神",有朝一日可用于向月球或太阳系其它星球运送有效载荷。试验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着陆器几乎还未离地就倾倒,并发生爆炸。该局官员称,飞行器起飞后出现硬件故障,使之无法保持稳  相似文献   
186.
1945年10月,英国人阿瑟·克拉克在《无线电世界》杂志上发表了《地球外的中继站》一文,设想以三个间隔120度角的人造卫星,等间距放在赤道上空大约35800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1965年,克拉克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87.
空间站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对应用卫星进行在轨服务。为了分析这种轨道服务的经济效益,特选取表1作比较基准。表1中数据的前提是1995年转发器价格比1985年降低33%,那时在理论上容量可增加50%。空间站服务于通信卫星的前提是扩大天基活动、程序和操作(APO)。主要包括: (1)从近地轨道应急回收; (2)地基轨道转移飞行器(OTV)发射到静止转移轨道(GTO);  相似文献   
188.
航天技术的应用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论述了国外通信、气象、遥感等类卫星的应用及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189.
七、“渐进一次性运载器”(EELV)项目1.EELV项目的确定针对运载火箭的状况,美国从80年代中就开始在多个层面上研究取代已有火箭的新型航天发射系统方案。虽经三届政府和多个委员会的研究和建议,包括为几个方案拨款及开展方案论证和预研等工作,但新型航天发射系统的方案因为资金、要求改变和方案不被认可等因素始终没有得到批准。1993年8月众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航天科学与应用小组委员会主持召开“鼓励商业运载火箭工业发展”听证会后,国会在同年11月《1994财年国防授权法》中指令国防部与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磋商,为国防部或美国政府制订…  相似文献   
190.
图像导航与配准(INR)系统是气象卫星的一项核心技术,INR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保证了卫星成像设备的指向精度和稳定性。文章介绍了INR的概念和主要处理过程,对INR系统的扰动源分析和技术方法进行了简要描述。结合天基红外高轨卫星、高分辨率成像卫星和激光通信卫星等高姿态精度卫星的系统组成和载荷技术特点,分析了INR技术方法在这些卫星上应用的可行性,并根据这三类卫星的载荷特点提出了INR具体应用的适应性修改,可以为卫星任务分析、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