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2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209篇
航空   1711篇
航天技术   394篇
综合类   258篇
航天   77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航空安全报告是为解决航空安全存在的隐患问题而提出的。航空安全报告自动分析解决了人为分析耗时和不客观的缺点。文本分词是叙述性报告自动分析的第1步。以最大匹配法为基础,采用二分法进行分词匹配,有效地提高了分词的准确率和时效。最后给出了对航空安全报告分词预处理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相似文献   
922.
 微结构表面金刚石车削加工过程中由于切削深度突变而易于引起切削力干扰,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研制了用于微结构表面加工的快速伺服刀架,建立了快速伺服刀架动力学模型,并设计了基于连续时域模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它与系统的参数变化及扰动无关,因此在切削过程中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另外,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快速性好,无超调,计算量小,实时性强,很适合于加工控制。针对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与常规PID控制算法进行了阶跃响应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比常规PID控制算法的超调小,稳态误差小于20 nm。最后以微菲涅耳透镜作为微结构表面的实例进行加工实验,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3.
研究了某一卫星的动量轮轴承组件仿真的可信度评估,基于仿真系统与物理试验系统的相似度与仿真可信度之间的关系,采用计算仿真与物理试验输出的相似度评估仿真可信度.确定了动量轮轴承组件仿真与试验输出的相似元,构建了量化其相似系数的函数.对于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要素影响权重的计算进行了改进.最后应用该方法对某一卫星动量轮轴承组件实例的可信度进行了度量.   相似文献   
924.
针对碟形飞行器复合控制系统中变质量矩控制子系统的响应特点,提出了变质量矩,推力矢量复合控制的主次分配策略。仿真研究表明,这一分配策略不仅克服了变质量矩控制子系统的扰动影响,而且能够实现变质量矩控制和推力矢量控制两种控制方式的优势互补,达到了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925.
基于变精度粗糙集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索中英  朱林户  吴华  苏强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10):1842-1846
针对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的实际情况,在分析粗糙集理论缺陷的基础上,引入变精度粗糙集模型对专家给出的样本集进行处理,并将所得到的极小化决策算法用于历史故障样本集的分析,得到了高的识别率,从实践的角度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小样本情况下所得决策算法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926.
机制设计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制设计理论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运用,其基本思想就是对于一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目标,研究如何设计一个机制,使得人们在自利行为驱动下采取行动,使预定目标得以实现。赫维茨提出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框架,马斯金和迈尔森进一步发展完善,田国强运用数学工具做了一般化的证明。机制设计理论的提出,弥补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可能性缺失,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经济学理论体系,论证了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对经济改革和社会制度变迁的中国而言,设计有效的机制是中国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机制设计理论在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直接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27.
金志光  张堃元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10):2176-2182
为进一步提高侧压式进气道性能,提出了变侧压角与变后掠角+变侧压角两种曲面压缩的侧压式进气道设计方案,利用数值仿真手段对其Ma=6,Ma=4下的流场结构及总体性能开展了研究,并与常规平面压缩的侧压式进气道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曲面压缩的侧压式进气道性能要明显优于常规平面压缩进气道;采用变后掠角+变侧压角设计的曲面侧压式进气道具有前掠与后掠两种进气道的优点,能显著提高进气道高低马赫数下的性能.计算发现,Ma=6设计点下,变后掠角+变侧压角曲面侧压式进气道流量系数较常规进气道提高4.1%,总压恢复系数提高5.3%;Ma=4来流条件下,流量系数提高6.3%,总压恢复系数提高5.4%.   相似文献   
928.
一种组合发动机变几何进气道流场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对一种组合发动机变几何进气道各马赫数下不同几何形状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马赫数时进气道的流场特征及气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减小,外压段的超声溢流不断增大,进气道的流量系数不断减小;第一道内压缩波及其反射点位置对组织管道内的流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有反压作用时,会在扩张段内形成激波串,激波串的形状和位置与来流马赫数、反压大小及管道内的流动有关.研究结果对类似进气道的几何调节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9.
一种无人机变后掠翼机构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变后掠翼机构的设计方法,能根据机翼平面形状参数,合理布置变掠机构、确定机构部分主要参数,并能得到机翼的运动规律。首先提出了变后掠翼机构方案,将运动机构抽象为数学模型;然后对各参数进行详尽的设计和计算,并对机翼的运动进行了数值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变后掠翼机构设计方法。运用方法对具体的算例,建立机构三维模型,进行运动模拟仿真,CATIA运动仿真结果与MATLAB数值计算结果一致,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30.
针对大海带东桥引桥断面和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主梁断面,基于确定性涡方法进行静三分力系数及Strouhal数(St)雷诺数效应分析,采用粒子强度交换法(PSE)粘性扩散处理.和风洞试验值对比显示,数值计算结果有着合理的可信度.数值计算也显示雷诺数对这两种截面的静三分力系数及St影响不可以忽略;对苏通桥主梁断面在雷诺数在1×10~5和1×10~6范围时,St数受雷诺数影响很大,而这个范围内用试验的值来得到实桥的St数是非常困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