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95篇
航天技术   66篇
综合类   36篇
航天   1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1.
基于Event的侧向碰撞风险改进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vent模型是一种基于长方体碰撞模板的碰撞风险评估模型,用该模型评估所得的碰撞风险概率过于保守。将碰撞模板改为圆柱体,建立了基于碰撞圆柱体的Event模型。在相同条件下运用Event模型和改进的Event模型对平行航路的侧向碰撞风险进行了评估计算,后者的碰撞风险是原Event模型碰撞风险的86.9%,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碰撞风险评估更精确,能够为中国平行航路的开辟进行安全评估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点云数据一般是由非接触式三坐标测量系统获取,得到的结果需要进行点云过滤.由于一般扫描的点云数据量比较大,单是过滤点云就要化费大量的时间.为此利用点云数据过滤原理,并结合逆向工程设计软件Image ware与设计软件CATIA,改进了原来的过滤技术,缩短了逆向设计的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93.
一、概述 随着空域的不断延伸,飞行流量的不断增大。飞行间隔不断缩短,雷达在空中交通管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空管系统中雷达数据作为数据保存和事故分析的主要手段,其作用不言而喻。作为空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雷达记录设备工作的稳定性以及记录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也是评估一套空管系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
采用近距平行跑到配对进近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缩小垂直间隔后,可用高度层数量增加。相应提高了空域容量。但空域容量增加后,机场和终端区的容量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仍然是影响整个空域容量的瓶颈。在每个机场建多条平行跑道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容量需求则受到经济、政治及环境因素的限制,并不现实。因此,近年来,国外开始着手探讨建立近距平行跑道,采用多跑道配对进近的方式来提高机场容纳能力。初步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95.
引言 历经多年的建设,民航空管设施已具有相当规模。随着计算机、自动化、网络通信等技术的发展,空管设备运行已开始由本地的、孤立的、简单的运行保障模式向系统化、网络化、联网集成化的运行保障模式过渡。随着民航雷达管制与缩小最小垂直间隔的陆续实施,我国空管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96.
97.
简要介绍了取样技术原理及组成框图,该技术能对高频周期性重复信号取术,但实现起来较复杂,本文详细介绍了数字非实时取样技术的实现过程及软件编制,同模拟取样技术相比,具有电路简单,调试容易等优点。  相似文献   
98.
双通道高速实时大容量数据采集存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多通道高速实时大容量数据采集存储系统,采用FIFO和多微机,多硬盘了列存储技术,实现了在每通道达20MHz采样速度的情况下,对I,Q两个通道同是地采集存储数据量达1000Mbyte的高速实时大容量数据采集存储系统。  相似文献   
99.
7月10日,根据总局空管局关于空管自动化应急系统升级及实施缩小垂直间隔(RVSM)功能改造工程项目的总体进度安排,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在新疆民航空管局通信导航总站雷达站终端进行该项目的设备安装。  相似文献   
100.
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案,即虚拟高频采样控制方案,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在此方案基础上应用离散域设计方法完成了某飞行器的稳定性分析,进行了半实物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有足够的稳定裕度,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