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6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75篇
航空   2495篇
航天技术   456篇
综合类   203篇
航天   122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为空中客车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2010年,空中客车公司与中国航空业在促进行业发展、飞机运营、航空制造、空域管理等各个层次和领域的合作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2.
作为长期从事飞机发动机研发工作的中航工业首席技术专家,请您谈一谈我国飞机发动机的研发现状以及需要攻克的难关。李宏新: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研制道路充满艰辛和坎坷,不容丝毫懈怠和疏忽。  相似文献   
163.
《国际航空》2014,(2):10-11
继2012年的“质量效益年”和2013年的“市场效益年”之后,2014年被确定为中航工业的“改革管理年”。中航工业峰会提出,2014年集团各单位要统一思想,继续贯彻执行中航工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64.
无损检测是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其重要性已得到公认。中国在1978年11月便已成立了全国性的无损检测学术组织——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在航空航天领域,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前景及未来发展趋势怎样?要不断提高我国无损检测技术水平,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为此,本刊记者对国际无损检测委员会(ICNDT)荣誉委员耿荣生教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65.
本文从中国通航的发展历程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基于中国通航相关数据,通过定量分析方式对中国通航现状进行剖析,思考并摸索今后中国通航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6.
常亚娟 《今日民航》2011,(10):21-21
结缘《今日民航》杂志实属偶然,也却是必然。最初是在一次安保行业文章的合作,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每期必读,也算见证了她近年的成长和发展。总体来说有两个感受:一是看得过瘾,《今日民航》内容和版面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确实让人欣喜,除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67.
<正>4月15—17日,2014亚洲公务航空会议及展览会(ABACE)在上海举行。航展期间,本刊记者就霍尼韦尔如何助力中国公务航空发展这一问题采访了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亚太区公务与通用航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及售后销售总监Amit Kaul。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公务机市场需求正在稳步增加。霍尼韦尔发布的最新公务航空展望报告预测,2014年公务机交付总量将继续上升,2013—2022年十年间全球将交付9250架新公  相似文献   
168.
场道除冰雪是民用机场冬季运行的重点保障工作。本文在详细阐述首都机场场道除冰雪发展演变及现行除冰雪基础上,重点从除冰雪模式优化,除冰雪协调机制及有效的技术监控手段搭建方面阐述首都机场场道除冰雪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69.
闫青 《国际太空》2014,(9):20-20
近日,90后少年创办的中国首家私营航天公司公布了其发展规划,3年后他们将推出首枚商用探空火箭,搅动长期被两大国企—航天科工和航天科技集团垄断的市场。航天发射产业这块长期以来尚未被私营资本所涉足的处女地将由这些90后少年开挖第一铲,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消息啊!私营企业开展火箭、卫星等的研制、生产和发射业务,可以加深航天事业对私营企业的技术和人才开放,鼓励支持私营企业与国有航天企业的合作,推动航天产业发展,促进航天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0.
物种灭绝不是很正常吗?说出这句话时。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像个地雷或猎象的陷阱,可能会激怒很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