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43篇
航空   2354篇
航天技术   434篇
综合类   195篇
航天   111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飞速发展的航空工业将苏联迅速带入了喷气时代。伴随着大量喷气式战机装备前苏联及其他华约各国空军,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其中之一便是缺乏专用的喷气式高级教练机,这使得传统的飞行训练方式(即由初级教练机到高级教练机)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因此发展一种喷气式高级教练机已经成为摆在苏联航空设计师们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亚力克山大&;#183;雅克福列夫先后提出了两种专用喷气式高级教练机的研制方案:  相似文献   
32.
晓滨 《国际太空》2001,(9):7-10
在军用领域 ,小卫星 (Small Sat)是构筑未来信息战不可缺少的角色。美军通过海湾战争初步试验了小卫星的军用潜力。战后进行的研究表明 ,小卫星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和快速重建能力 ,能有效提供战术支持。19 96年 ,美国军方提出了“空军 2 0 2 5作战构想”,其中指出由小卫星组成的分布式星座系统是为战斗人员提供实时不间断信息服务的主要手段 ,同时也是对付反卫星武器的有效手段。1 军用小卫星发展历史用小卫星完成军用任务的想法并非是新鲜事。美国首批军用卫星中有许多就是小卫星。在 2 0世纪 6 0年代初 ,小卫星提供了第1个军用通信系统和…  相似文献   
33.
34.
栾海 《国际太空》2001,(7):21-22
自 196 1年 4月 12日尤里·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以来 ,苏联和俄罗斯的载人航天事业已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但与此同时 ,俄航天专家现也清醒地认识到 ,载人航天不应成为俄全部的航天事业。面向未来 ,从实际出发 ,俄罗斯拟调整航天发展方向俄航空航天局局长科普捷夫认为 ,在过去和现在 ,俄罗斯对载人航天事业投入过高。目前 ,俄对载人航天的投入已超过其整个航天预算的 5 0 % ,而美国和欧洲航天机构在上述领域的资金投入比例分别约为30 %和 2 0 %。从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 ,俄航天经费锐减 ,但即便是这样 ,俄仍通过与美国共同开发和平号空间站筹措…  相似文献   
35.
36.
37.
38.
从航天遥感技术应在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中求得发展、航天遥感核心领导层的建设是航天遥感技术发展的关键、应用技术的推广是航天遥感技术发展的基础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我国航天遥感技术如何发展,行业间的航天遥感力量如何组织协调,航天遥感技术如何尽快实现实用化、产业化的战略性问题,以推动我国航天遥感技术的持续发展,最后对航天遥感的发展提出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39.
提出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对不同企业发展战略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  相似文献   
40.
海权的维护一直是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一项事业,同时也是我们最深的痛楚,直至今日我们依然寻求着更加坚实的力量,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式及保卫我们国家的领土,领海,诸如保卫钩鱼岛,西沙群岛等。今天,我们抛开政治的枷笼,看看中国台湾地区自主发展的造船工业,了解台湾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认识台湾中国造船公司,下文是由原中国造船公司总经理,现台湾成功大学工业管理系教授徐强和台湾云林科技大学企管系教授陈振燧撰写的,他们从历史的高度把中国造船公司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