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9篇
航空   170篇
航天技术   119篇
综合类   38篇
航天   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定常流场中二维激波反射迟滞现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晓樯  陶渊  李腾骥  赵鹏峰 《推进技术》2016,37(8):1411-1421
为深入理解超声速飞行器和动力系统流场中存在的激波反射迟滞现象,对近年来有关定常激波反射迟滞文献资料进行了调研和总结。回顾了定常激波反射迟滞现象的提出与证实过程,介绍了改变入射激波形状、改变下游波系结构等可引起激波反射出现迟滞的实现方式,并对粘性效应、三维效应和动态效应等影响激波反射迟滞现象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对激波反射迟滞现象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322.
为满足某新型导弹测试需求,设计了基于VMIC和VXI总线的分布式导弹自动测试平台.阐述了自动测试平台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及软硬件系统组成;平台采用VXI总线建立全弹流程控制环境,通过反射内存卡组成实时信号传输测试网络.经实践证明,构建的基于网络的导弹综合自动测试平台,能完成导弹总体性能的自动测试与评估,工作稳定,性能可靠,能够很好地满足某新型产品的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323.
以超薄纳米隔热材料为间隔物、金属箔为反射层制备了多层反射纳米隔热材料,通过改变隔热材料的组合结构测试其隔热效果.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增加不锈钢箔层数、将不锈钢箔放置在低温区或在低温区用铝箔替代不锈钢箔都对隔热效果有利;测试温度高时隔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24.
采用超声脉冲穿透法和超声脉冲反射法相结合,对结构/阻尼一体化复合材料产品开展超声无损检测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检测可有效检测出结构/阻尼一体化复合材料产品中复合材料中的分层缺陷和复合材料与阻尼材料间的脱粘缺陷。  相似文献   
325.
彩色图象光斑的识别及分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存在光斑及CCD摄像机固有特性的限制,使得彩色图象的分割更为困难,通过研究二分光反射模型及光斑的成因,分析了CCD摄象机特性对图象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光斑检测和彩色图象的分割算法,较好地解决了光斑识别和彩色图象分割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6.
文章介绍了利用六端口反射计自动测量微波材料的复介电常数ε,和复导磁率μ(?)的原理、测量方法,给出了一些材料样品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327.
激波干扰是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和超燃冲压发动机设计中需重点考虑的局部干扰现象,当该现象发生时会产生复杂的波系结构,对流场行为特征产生影响,进而对飞行器物面载荷及发动机性能产生显著影响。采用数值计算方法针对斜激波入射平板问题,在固定来流马赫数5、单位雷诺数7.12×106 m-1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上下平板展向宽度研究了6个不同状态下的激波反射类型。结果表明在受限空间内必须考虑侧向溢流对激波反射类型的影响。随平板展向宽度增加,激波反射类型从正则反射逐渐过渡至马赫反射,且马赫杆长度变长并逐渐前移,直至导致内流道堵塞形成脱体激波。采用激波极曲线方法在激波入射角度固定的条件下对两种激波干扰类型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随激波强度增加两束透射激波极曲线上移缩小,进而造成波后流场参数匹配需求,激波反射类型逐渐从正则反射向马赫反射转变,得到了与数值计算结果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328.
为了监测小规模固定海域的溢油状况,针对岸基接收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反射信号的海面溢油探测方法,该方法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技术应用于岸基条件下的海面溢油探测。进行了岸基试验,利用右旋圆极化(RHCP)天线和左旋圆极化(LHCP)天线分别采集北斗卫星直射与反射信号,在信号同步的基础上提取卫星直射和反射信号的相关功率,并结合北斗卫星的高度角与方位角信息,反演目标海域的介电常数来判断海面有无溢油。试验结果表明探测表面为油面时,介电常数反演结果均值为3.6,标准差为2.13,这与油的真实介电常数范围2.0~4.5一致,远小于海水介电常数,证明将GNSS-R应用到岸基海面溢油探测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9.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GNSS-R)技术应用中需GNSS-R信号模拟器来测试反射信号接收机,以降低成本。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基雷达原理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海面反射信号建模方法。首先,分析了GNSS-R双基雷达遥感原理,根据延迟和多普勒频率在海面的分布特点,选择海面的反射点,并计算相应反射单元的面积;然后,对散射系数进行了计算;最后,对多条反射信号的合路信号进行相关的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拟的海面反射信号的相关功率曲线与ZV模型理论曲线的相关系数优于0.92,能够有效地用于GNSS海面反射信号的生成。  相似文献   
330.
为了提高导航卫星反射信号信噪比,提出了一种基于块平均预处理(BAP)的反射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首先以伪码周期为块尺寸对接收信号进行分块,并对各分块进行叠加、平均,然后对平均后的信号进行相关处理.在此基础上,理论分析了块平均预处理对导航反射信号的影响,推导了镜面反射反射信号处理增益的数学表达式,以及相关处理后得到的一维相关功率,对比分析了该方法与传统处理方法的计算复杂度,分析表明该方法对反射信号具有空域滤波效果,提高了镜面反射反射信号的信噪比且有效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最后,基于块平均预处理的软件接收机被开发,并对课题组实采的岸基GPS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与未块平均预处理的传统方法相比,在块平均预处理时间为2、5、10、15以及20ms时,该方法所得相关功率的峰值信噪比分别提高了约3.5、6.7、10.2、10.6和10.4dB,且在块平均预处理时间为10ms时,处理等长数据的时间缩短了近2.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