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9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81篇
航空   337篇
航天技术   260篇
综合类   38篇
航天   86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郭江 《民航科技》2006,(5):45-46,51
近几年,很多机场的NM3513天线出现不少故障,检修费时费力,影响机场正常开放。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几次典型故障分析,总结出天线内部结构和相关电路,并提出一点检修思路和方法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偏焦相控阵馈电反射器天线能实现电子波束再形成与波束扫描,可搭载在静止轨道卫星上用于移动卫星通信。本文介绍了这种相控阵馈源的电气设计;其31单元辐射阵和波束形成网络的制作;通过实验和分析验证了相控阵馈源电气设计的适当性。把这种相控阵馈源与口径13m的反射器天线组合后,证明可实现48dBi以上的覆盖增益,波束隔离达20dB以上。  相似文献   
13.
反射面的轴向电磁散射及外形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联合运用几何光学和等效电磁流法,导出了金属反射面轴向散射场和雷达截面(RCS)的简洁表达式,研究了从旋转二次曲面(凹面或凸面)中寻找具有最低RCS值的曲面形状优化方法,给出了一个典型实例的单站RCS立体分布图,以及最低RCS值所对应的波谷曲线和最佳表面参数。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调整雷达跟踪通道相移的方法 ,即在雷达天线主面上配置偏馈振子 ,利用偏馈振子做为校准源调整雷达跟踪和 /差通道间的相移 ,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可靠性及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加权全域基矩量法,对短形波导折弯短路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验测试,并对其性能作了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吻合相当好。  相似文献   
16.
详细论述了单通道单脉冲作制债源特有的和差通道相位匹配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单脉冲天线误差信号与收发天线的极化状态的关系,推导出单脉冲天线极化误差的通用公式,指出了减少极化误差的方法,并简述了其它提高单通道单脉冲体制跟踪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测控飞机站是当今测控技术的重要发展。美国的第二代测控飞机站共有四种,分别执行多种功能,对各站作了简介。其中使用了先进的多波束相控阵天线,并实现自动跟踪。对天线在机上的安装作了简介,并列出天线的性能及各参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现有的平板缝阵天线阵面设计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公式推导和算法处理获得了非常简洁的求解方程,并在所设计的谐振阵的基础上通过引进一个调节因子α来得到了求解等缝长的方程,从而实现了等缝长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利用通信信号的测向和通信定位综合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载有方向信息的OFDM时空调制技术。该技术采用两副同中心但方向图有偏差的特殊天线阵列发射,使单天线接收机接收的信号是OFDM特性,每个OFDM子载波调制信号载有空间方位信息和数字通信信息,接收机通过解调信号即可通信测向。文中详细介绍了非正交四相和非均匀八相子载波时空调制信号设计思想,阐述了子载波间伪随机码空间调制编码方法,给出了数据信息调解和方位角估计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高斯信道下系统的误码性能与普通PSK-OFDM一样,实现了在调制信号设计层面上的数字通信与测向的深度综合。  相似文献   
20.
智能天线结构模糊自适应变形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登云  夏人伟  赵国伟  赵豫 《宇航学报》2006,27(2):245-249,267
基于dSPACE半物理仿真系统和所研制的压电作动器,设计并构建了智能天线结构实验平台,进行了结构变形控制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常规PID作为基本控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将两种方法对应的不同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所给的实验条件下,基于压电材料可实现对智能天线结构变形的控制,作动器控制变形量最大可达166μm;两种控制方法均可对结构变形进行控制,模糊自适应方法的绝对位置控制精度达到±0.5μm;应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对结构进行变形控制,较之常规PID控制方法能够降低系统响应的超调量,缩短稳定时间,提高控制精度,得到更好的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