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1篇
航空   245篇
航天技术   99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1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定向凝固的胞晶和枝晶一次间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凝固界面形态演化的时间相关性和路径相关性的角度,对一次间距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并由此对一次间距的理论模型和实验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02.
双星定位系统的定位计算和数字地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沿地图上等高线分段截取数据,建立数字地图的方法。规定了数字地图分区存放的数据结构。对应这种数字地图提出了双星定位计算的方法,以北京南郊400km~2范围作数字地图进行定位计算,结果表明定位算法简单快捷,数字地图有效并可节约存贮空间。  相似文献   
503.
针对星载无源定位系统对未知高程的空中动目标定位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星干涉仪相位差和时差融合的目标跟踪方法。基于相位差和时差参数测量模型,提出了2种定位跟踪处理流程,并在WGS-84坐标系下建立了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方法对目标状态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未知高程的空中动目标进行高精度状态估计,相对于已有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04.
"地球探测双星"是中欧合作的"双星计划"的一部分.结构装配的目的是建立星上仪器设备安装的基准.装配技术包括选取合适的基准,使结构件处于自由状态装配,组合后修正.  相似文献   
505.
导航卫星系统总体研究及星座改进方案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滨涛 《航天控制》2005,23(1):7-10
我国的双星导航定位系统是我国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采用“有源 应答”的定位机制,用于中、低动态用户的区域导航定位,与国外卫星导航定位系 统相比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为满足对高速运动的精确制导武器导航定位的需 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星座改进方案,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显示此方案可 以满足在我国及周边地区导航定位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06.
针对低轨低倾角卫星的复杂光照特性开展了深入分析,并论述了其对卫星总体设计的具体影响.基于轨道面光照角大动态周期变化规律,系统地提出了四种典型的卫星总体适应性方案并比对分析了各方案特点,最后结合载荷、任务等约束条件给出了方案选择建议.可作为低轨低倾角卫星的总体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07.
陆基导航系统应用于弹道导弹组合导航时,将定向波束技术引入到导航过程中,基于标准弹道轨迹计算得到实时变化的定向波束中心方向,并基于干扰弹道讨论了波束宽度的取值范围.该技术避免了广播式通信体制下使用全向天线发射时信号功率较低的问题和问答式通信体制下容易暴露导弹位置的问题,在确保导航精度的同时,提高了陆基导航系统和导弹武器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508.
为了解决低轨双 星时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频差(Frequency difference of arrival,FDOA)定位精度低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虚拟参考站(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VRS)技术来实现对低轨双星TDOA/FDOA进行精密修正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合作辐射源在未知辐射 源附近建立一个物理上并不存在的虚拟参考站,然后再利用此虚拟参考站修正未知辐射源 的时频误差。通过仿真分析,VRS处虚拟时差构建误差比虚拟频差构建误差要小,并且VRS对 未知辐射源TDOA/FDOA系统误差的修正精度分别可以达到97%和95%。利用修正后 的时频差 对未知辐射源定位,其定位精度相对于未修正前有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09.
针对我国现有北斗双星定位系统主动定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被动定位算法.该算法根据两颗同步卫星、用户配备的原子钟、高程设备等获得卫星到用户的时间及高程信息,首先将北斗系统的工作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定义了费用函数.然后计算各网格的费用,将具有最小费用的网格及邻域作为下一次搜索的区域,再将该子区域进一步网格化后计算费用函数,经过多次迭代后就可将当前搜索的网格中心作为用户所在位置.最后用电子地图对三维搜索算法可行性进行了仿真,仿真考虑了网格划分方法和电离层误差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算法运算速度快,并且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对现有北斗双星主动定位系统是一种可行的改进算法.   相似文献   
510.
双星定向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前期的模糊度求解方法探讨及精度仿真分析的基础上,集成了一套双天线的北斗定向系统,并进行了大量的静基座及车载试验,对实际定向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试验结果证实,静基座旋转基线及作者所提出的车载等效转动基线解模糊方法是可行的,系统的静态重复精度(1σ)优于方位角0.016 27°、俯仰角0.012 97°, 静态方位绝对精度优于0.358 95°,动态方位稳定度达0.08602°.双星定向可在实际应用中以短时间提供较高精度方位信息.该项技术将进一步拓展当前北斗卫星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