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7篇 |
免费 | 260篇 |
国内免费 | 10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54篇 |
航天技术 | 160篇 |
综合类 | 150篇 |
航天 | 2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57篇 |
2022年 | 62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66篇 |
2019年 | 71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69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64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66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为深入了解真实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场结构,在自有CFD平台上采用动态亚网格湍流模型对一种径向双旋流环形燃烧室的单个头部构型冷态流场进行了大涡模拟。为保证模拟精度,没有对模型进行常规简化处理,对包括全部气膜冷却小孔在内的所有精细结构均进行了完全仿真。计算验证了程序对高度复杂流场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大涡模拟能较为全面地反映燃烧室内复杂流场从静止启动到统计定常的非定常发展过程,并成功捕捉到流场中心回流区等各种大尺度结构及涡旋破碎泡等旋流特征;大涡模拟所获得的时间平均流场结构与已有PIV试验结果定性一致,与RANS计算相比更接近试验测量值。 相似文献
932.
G/T是天线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在综合考虑测地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和航天器VLBI观测两者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深空干涉测量天线的G/T指标设计方法.首先根据射电源的空间分布以及流量密度特性,确定了测地VLBI和航天器VLBI观测模式下射电源流量密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2种观测模式下时延误差与深空干涉测量天线G/T之间的关系模型.最后参考目前国际国内测地VLBI观测中的通用参数设置以及月球探测任务中航天器VLBI观测的参数设置,对不同观测任务、不同观测模式下的G/T要求进行仿真分析.综合测地VLBI和航天器VLBI观测仿真分析的结果,S频段G/T建议不小于32 dB/K,X频段G/T建议不小于43 dB/K.仿真分析结果可以作为后续深空干涉测量天线G/T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933.
近年来,多电子体系在强激光场中的电子关联效应成为原子分子物理研究的热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频域理论,研究了氦原子在红外和极紫外双色激光场中由碰撞-激发-电离机制引起的非序列双电离过程.非序列双电离动量谱呈现出复杂的干涉图样,其中干涉图样的低能部分主要来自一个通道的贡献,高能部分来自多个通道贡献的干涉.对碰撞-激... 相似文献
934.
某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导弹存在着航程阻力大、静稳定性差、平衡攻角偏大、舵效偏高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导弹的基准外形,结合相关理论,对影响导弹气动性能的关键部件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研究,并对外形进行改进,建立了一系列差异化几何模型。用 FLUENT 软件,对导弹在不同攻角条件下外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得出了各模型的轴向力系数、法向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随攻角的变化规律以及表面的压力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就设计目标考虑,采用改进后的大进气道、小弹翼、舵面边条、后掠舵面和水平尾翼布局的模型性能最优。为进一步研究该最优布局下各关键部件对导弹气动性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组拆选型风洞试验。试验中将这些关键部件逐步组装到光弹体上,前后共测试了16种模型状态,经对比分析,确定了气动性能最优的外形,且该最优外形与数值计算所确定的最优模型一致。随后对该最优气动外形的导弹进行全弹风洞测力试验。试验表明,相较于基准弹,优化后的导弹模型各项气动性能均有所提高,其中,轴向力系数数值减小了3%~4%,纵向焦点位置平均后移3%左右,平衡攻角较基准弹减小1.5°(60%)左右,对质心的俯仰舵效减小了40%左右,滚转舵效减小了35%左右。试验结果与同条件下的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同时这也验证了导弹气动优化过程中 CFD 数值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35.
针对双绕组永磁容错电机,在反电动势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适用于容错电机的转子位置估计算法。利用每相绕组产生的磁链增量及单位反电动势来估算双绕组永磁容错电机转子的位置,通过锁相环技术进行误差补偿,对该方法中使用到的电机参数进行在线辨识,把辨识结果更新到转子位置估计算法中。通过该方法可以在双绕组永磁容错电机正常工作、单相故障或者多相故障容错的情况下,实现对转子位置以及转速的估计。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转子位置估算方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36.
提出了一种新型五相双转子永磁容错电机, 它包括两个转子和一个定子,
其中内外转子永磁体均采用径向充磁且充磁方向相同,定子铁心内外开槽,可以安放两
套绕组,这两套绕组可以串联连接, 也可以并联连接。针对这两种连接方式, 对开路
(一相开路、两相邻相开路和两不相邻相开路)和短路故障进行仿真,有限元仿真结果
证明: 绕组并联连接优于串联连接。为了提高绕组串联连接时电机的故障运行能力,
采取了电流优化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电机的力矩性能。 相似文献
937.
针对一种用于壁板类部件的机器人自动钻铆系统,对机器人移动定位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于机器人移动定位控制的双电机消隙伺服驱动控制方法,并给出了实现方式和进行了试验验证,此项研究的控制方法也可扩展应用于其他大行程的移动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938.
939.
本文用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以套齿 (花键)联接的某发动机高压轴的轴向承载能力,分析了双锥面定位联接结构的载荷—变形规律以及它们与传统的螺栓联接结构载荷—变形规律的区别,讨论了影响双锥面联接结构轴向承载能力的因素,同时对某发动机高压轴的承载能力进行了试验确定,并对其装配工艺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针对低成本皮纳卫星实现高精度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飞轮与MEMS固体微推力器(SPM)阵列双模式执行机构联合控制方法。采用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律解决皮纳卫星受扰机动快速稳定的问题,并通过了Lyapunov稳定性证明。推导出能量最优切换模型,即分为飞轮单独控制、飞轮与固体微推力器联合控制以及固体微推力器单独控制3个区间,达到了高稳定精度和固体微推力器最低消耗的双重效果。同时利用蒙特卡罗法方法搜索实际力矩与指令力矩最接近的固体微推力器分配矩阵,以合理安排固体微推力器的点火顺序,使其消耗最少。通过计算机仿真计算表明,提出的飞轮与MEMS固体微推力器阵列双模式执行机构联合控制方法可以使低成本的皮纳卫星完成高精度的控制任务,姿态角精度为0.045 7°,姿态角速率精度为0.006 2 (°)/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