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253篇
航天技术   97篇
综合类   44篇
航天   1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对合成信号发生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微波网络理论,提出了利用A参量求解高频阻抗的新方法,详细介绍了如何将该方法用于网络分析仪系统测量高频阻抗,并将其测试结果与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专用高频阻抗分析仪HP4191A及该公司最新展出的频谱、网络、阻抗分析仪HP4195A的测试结果作了比较,实践证明,该方法与传统的S参量法相比,大大拓宽了阻抗测量范围,提高了测量精度(能自动地消除联接电缆的影响),且适用于被测件的同轴联接及非同轴联接。此方法对利用各种网络分析仪实现高阻测量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用电离层特性参量提取等效风场信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导出了利用中低纬电离层特性参量获取电离层F层峰区高度上等效风场(包含电场和风场信息在内)的基本方程,并尝试用该方法从电离层特性参量(峰高和临频)提取等效风场信息,利用武汉站DGS-256电离层数字测高仪数据及由美国Massachusetts Lowell大学最新版的剖面反演程序换算得到F层峰高,获得了武汉地区夏季至日点附近,冬季至日点附近,冬季地磁特别宁静的九天和冬季平均等效风场的初步特征,并利用Fejer经验电场模式计算冬季电场引起的垂直漂移,估计电场和风场对武汉地区的垂直等效风场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等效风场呈现出白天与夜晚幅度和方向的差异。至日点附近冬季与夏季白天的幅度差异以及明显的凌晨凹陷现象;平均情况下,垂直等效风场幅度和方向的变化主要是由中性风引起,受电场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15.
阐述了对国内外风扇气动旋转不稳定性研究现状,并总结出一些特征。然后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低速风扇实验台,并在该实验台上进行了风扇气动旋转不稳定性的实验探究。实验中,应用了管道声模态的测量和分析技术。结果表明:风扇气动旋转不稳定性的频率特征表现为转频的非整数倍,并且随着节流工况的改变,1阶叶片通过频率处的纯音会被削弱;同时,旋转不稳定性还存在一定的模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燃烧过程进行探索,而燃烧过程决定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不稳定性.为了深入地阐明燃烧不稳定性机理,采用一种能够准确预测各种擅击式喷注器的推力室最可能维持的燃烧不稳定性振型的经验相关式,与特征时间分析法结合,形成一个燃烧稳定性的试验研究大纲.在初步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撞击式喷注器射流的雾化特点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冷试中测量了液雾扇破碎长度、液滴尺寸分布以及雾化频率.观测到三种非常有意义的现象:雾化频率与稳定性相关式所预测的最可能发生的燃烧不稳定性的频率相似;随着平均液滴直径尺寸的增加,所预测的稳定燃烧的裕度相应增加;随着液滴尺寸分布的散布度的增加,所预测的稳定燃烧的裕度也相应增加.这些所观察到的现象与燃烧不稳定性理论相当一致,从而说明,周期性的雾化过程和高的能量释放密度是燃烧不稳定性机理中的两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应用单个谐振器提取衰减极点的原理和引入有关的交叉耦合的方法,利用一个滤波器结构实现了陡峭衰减的双通带滤波器。分析了这种滤波器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有关的设计参数和方法,并采用两腔波导滤波器进行了实验,实测的电性能与理论分析特性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水凝物粒子尺寸与THz波长的大小关系,分别利用Rayleigh近似、Mie理论以及几何光学方法计算了降雨和云雾引起THz波辐射的散射衰减。比较了不同强度的降雨和不同能见度、含水量的云雾对THz波的散射衰减。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增大,THz波段雨衰减先增大后减小;在整个THz波段,含水量较小或能见度较低的云雾的衰减随频率的增大而单调增加,含水量较大或能见度较大的云雾的衰减随频率先增大后减小;在THz波段云雾衰减随能见度的减小和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温度对THz波段的云雾衰减影响不大,在整个THz波段并不存在明显的规律。在THz波频率高端云雾影响较降雨要严重的多。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制定了航天器结构板表面污染物成分鉴定与来源解析的技术方案,并根据该方案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TR-FTIR)检测技术对航天器热真空试验后结构板表面的白色污染物进行成分鉴定,结果表明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酰胺类物质。将疑似污染物来源物质的ATR-FTIR光谱图与污染物光谱图进行对比分析,推断出航天器结构板表面污染物来源于热真空试验过程中含胶热缩管内层的热熔胶,并通过验证试验证明了污染物来源推断的正确性。研究可为航天器污染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机翼边界层的横流稳定性分析和转捩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求解经典O-S方程(LST)、扩展的O-S方程(EOS)和线性抛物化稳定性方程(LPSE),对展向无限长、后掠角25°、迎角0°、来流Mach数0.8、单位Reynolds数6.79×106/m的机翼边界层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合eN方法进行了转捩预测。研究发现无限长后掠机翼在(x,ω)平面上的中性曲线没有下支,在(x,β)平面上的中性曲线呈反拇指的形状,横流不稳定性在机翼前缘占主导作用。当外界扰动进入边界层后,幅值将被直接放大,对于频率相同的扰动,首先是展向波数β大的增长起来,演化到一定位置开始衰减,然后是展向波数β小的逐渐增长起来,并且增长的指数N逐步超过波数大的扰动。转捩在机翼前缘完成,引起转捩的扰动波的展向波长约为2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