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88篇
航天技术   349篇
综合类   52篇
航天   16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泽源 《航天员》2011,(4):44-46
自人类诞生起,浩淼的星空一直是人类敬畏和向往之地,太空中闪烁着的点点繁星似乎在呼唤着我们前往。虽然人类已经将自己的活动疆域拓展到了外太空,但登陆火星这颗美丽的行星邻居似乎依然是我们遥远而旖旎的梦想。不过,无所畏惧的地球人却已经悄悄吹响了火星集结号,你听到了么?  相似文献   
62.
读了《航空史研究》(57)的《再论孙中山曾向冯如“苦心劝说”》(以下简称《曾向》)一文,作为《孙中山并无向冯如“苦心劝说”》(以下简称《并无》)的作者的我实在深受鞭策:要认真注意不能“对历史文献疏于查阅”.《曾向》的作者,已在《冯如研究》的《“文献十一”考析》中,对《冯如小传》文献原文“孙中山先生到场参观赞赏不已加以勉励每向演说且冯君苦心于救国为问题”,以“当系排版、植字混乱和有脱、衍文及错字”为由,经加标点符号并“按文意推测”而改为“孙中山先生到场参观,赞赏不已,加以勉励.还以救国为问题,向冯如苦心劝说.”不幸的是,《曾向》的作者把这“推测”改成的文段变成准确无误、不准存疑的文段,并以之为原文献的原文来不厌其烦地告诉读者“两篇原始历史文献均有孙中山向冯如‘苦心劝说’的记载”.  相似文献   
63.
星系和宇宙     
闻新  朱诗嘉 《航天》2012,(1):60-61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对太空中的星星充满着好奇,并渴望了解和认识它。此外,今天的社会要求人们打开狭窄的眼界,从各种不同的途径汲取知识和丰富自己;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认识星系和宇宙,除了能够丰富知识之外,  相似文献   
64.
《太空探索》2004,(11):12-13
夏夜,坐在院子里或阳台上乘凉的时候,看天空中璀璨的星星闪烁,好像一只只顽皮的眼睛在眨着,真有说不尽的乐趣。特别是,偶然间会看到天空中有一道亮光掠过,只一秒钟或几秒钟后便立刻消逝,它会带给你几分惊奇。这就是流星。流星是太空中的一些天体碎片,大多是一些小石块和小铁块,它们在太空中漫无目的地游荡,人们把它们称做是太空中的“流浪者”。  相似文献   
65.
王娜 《飞碟探索》2012,(3):32-33
有关人类进化的研究是体质人类学的重点,相关的研究报道在国际著名杂志《自然》、《科学》上频繁出现,也是众多媒体关注的热点,深深吸引大众的眼球。笔者近来读到了一些与人类进化相关的文章,并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内容,因此写出以下文字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66.
拙作《空军航空博物馆“乐士文”l号飞机说明辨正》(载《航空史研究》)1995年第4期及1996年第2期,简称《辨正》,下同)从原始历史文献记载,有关人员(包括黄光锐、杨添霭、区润忠等人)的回忆,近人著述中有关宋庆龄乘坐“乐士文” l号飞机试飞的不同说法等方面,论定宋庆龄没有乘坐“乐士文”1号飞机试飞.发表后,韩明阳、盂力发表了《为“乐士文——1号”飞机正史》(见第62期),(简称《正史》),以黄光锐、唐铎、杨添霭、区润忠等当年“亲身实践者”于70年后所作的回忆,否定拙作《辨正》中关于宋庆龄没有乘坐“乐士文” l号飞机试飞的主张,并“不客气地提醒”“想否定‘乐士文'1号飞机若干历史问题的先生们”,必须  相似文献   
67.
一般认为,神话产生于处在蒙昧时期的人类对自然的朦胧认识阶段。远古的人类在认识宇宙的过程中,由于无法正确解释自然界的一切,出于对这些事物的敬畏,于是产生了神话。  相似文献   
68.
奥萨玛宾·拉登的同父异母兄弟拥有一家开发公司,2007年宣布要建造一座桥梁,横跨连接红海与印度洋的曼达布海峡.这个极富野心的计划若成真,非洲的人们将可经由这座全世界最长的桥梁前往麦加朝圣,且从数十米的高空重现人类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迁徙旅程:在五六万年前,一小群非洲人(几百或几千人)搭乘小船穿越这个海峡,再也没有回头.  相似文献   
69.
《航天器工程》2008,17(6):144-145
太空行走又称为出舱活动。狭义的太空行走指的是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出舱活动。广义而言,航天员在月球和行星等其他天体上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也可以被称为太空行走。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5次太空行走如下:  相似文献   
70.
《飞碟探索》2008,(3):F0003-F0003
实际上到今天为止,地球仍处在第四纪中。这样就让人很好理解了:所谓的第四纪就是现在我们每个人所看到的这个样子。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到这个阶段除了个别属种有轻微的变异之处,生物的大体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