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24篇
航天技术   156篇
综合类   37篇
航天   1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有关亚特兰蒂斯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的《对话录》。亚特兰蒂斯的故事在后期的两节内,约写于公元前350年。一节称为"蒂迈乌斯篇",据说是公元前421年,苏格拉底和他的三个门生在雅典的谈话记录。在这篇记录中,柏拉图的表弟  相似文献   
12.
王鲲 《飞碟探索》2010,(6):14-16
<正>公元前600年~公元前400年是古印度列国并举、战国纷争的时代,由于佛教产生于这个时代,所以有时也称"早期佛教时代"。据佛教文献记载,公元前6世纪初,印度有16个国家,其中恒河流域的摩揭陀国最为强大。此时,古印度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东移,即恒河流域成为文明中心,至于印  相似文献   
13.
严小平 《飞碟探索》2010,(12):44-45
德雷克方程式 1960年,美国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成为用敏感的无线电搜寻来自地外文明信号的第一人。他将一个26米的射电望远镜对准二颗近邻星,一次虚警之后,没发现有意识的信号。第二年,在为一个梦想思想家(包括年轻的萨根)的会议准备时,他以《如何讨论探测智能生命可能性》为题写了一个大纲,大纲从恒星形成的速率、典型的行星数量和消解文明的寿命开始。他说:“我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骗局。现在让我吃惊的是,这竟然被写进了天文学教科书。”  相似文献   
14.
唐漪 《西南航空》2013,(6):92-94,96
"春雨惊分清谷天,夏满芒至二暑连,秋处露分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想来大家对《二十四节气歌》都不会陌生。二十四节气,源于商周,确立于秦汉,是我国古代人民概括总结出的一套天文气象历法,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结晶。千百年来,二十四节气一直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生产生活。而且各地因气候、地理和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一个"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景象。民以食为天,我国还  相似文献   
15.
时间是公元10世纪左右,在玛雅人居住的平原中部大部分地区的城市中心,开始出现了这种情况:居民们仿佛一夜间死亡,或突然消失了。其原因不得而知,大型建筑物上没有一点迹象反映,玛雅记事的日历墙上也没有标明,鼎盛时代的社会突然经历了衰退变化。不久前还繁荣昌盛的文明究竟怎么了?这种骤灭的发生是否是个意外?情况正如考古学家埃尼克·顿姆索指出的那样,建筑物突然停工,以致专门为某个大厦做地基的石块还闲置在那里,而在瓦沙克杜的一个庙宇,显然还没有完工。  相似文献   
16.
在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着文明社会的生灵?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越来越趋于肯定。而美国的什克罗夫斯基和卡尔·萨根教授几乎做出了十分“狂妄”的回答。他们认为,宇宙文明社会的历史在时间尺度上应该从出现无线电天文学和开始掌握宇宙航行算起。按照这样的Et历,地球这个文明社会的历史只有几十年时间,还处于十分低级的阶段。但是在宇宙中,处于高级阶段的文明社会至少有100万个,  相似文献   
17.
刘刚  肖子奇  池开智 《西南航空》2013,179(1):106-107
在中国漫长的冷兵器作战历史中,城塞的攻防一直是最为核心的话题之一。农耕文明一脉的中原王朝虽然与边疆游牧民族有着长达数千年的对峙拉锯,但从根本来说,心态仍旧是防守,即便是扬威异域,也是立马筑城以应对流水般来去无形的游牧骑兵。马是矛,城塞是盾,这对矛盾的碰撞,构成了中华大地上几千年战争史诗的主线脉络,也演绎了双方无数传奇英雄的悲欢之默,  相似文献   
18.
正绿岸射电望远镜绿岸射电望远镜是地球上最大的全动射电望远镜,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绿岸山区,这里四周被群山环绕,有助于阻挡这个射电望远镜以外的无线电波。绿岸射电望远镜大约43层楼高,重7700吨。其中,碟形天线活动表面长110米、宽100米,由2000多块小型反射板组成,所获数据量可以达到每秒1千兆字节,就扫描频率范围而言,是"阿雷西博望远镜"的300倍。  相似文献   
19.
外星人是否也在污染着周围的环境呢?科学家对此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如果它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我们相近的话,更是这样。科学家认为,我们能够发现它们产生的破坏环境的污染物质。不过,这里所指的污染物,并非是它们的粪便以及其他通常的垃圾,而是较为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行将结束之际 ,人类回顾自己的历史会看到 ,在这100年中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类不仅学会了利用自然界几乎一切可供利用的资源 ,改变着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并且建立起了一整套包括生命起源、宇宙诞生、基本粒子等在内的学科和认识体系。总之 ,从宏观到微观 ,从天上到地下 ,从远古到未来 ,从物质到精神 ,人类都试图用自己的智慧之光 ,来解释一切感知到的事物。但是 ,今天的人类智慧 ,也有不能企及的领域 ,可以说20世纪的飞碟现象 ,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例。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发现飞碟现象以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