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139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2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探究采用射流预冷技术之后加力燃烧室性能,开展了不同喷嘴布置方案、喷水量和来流温度对预冷效果的影响研究。对射流预冷发动机工作过程进行了简化,建立了加力燃烧室进口前段射流预冷喷水特性计算的数学模型。同时搭建了小型试验台,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对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并利用该模型对射流预冷效果进行了仿真预测。结果表明:提高喷嘴数量与布置均匀性能够小幅度改善预冷效果;当来流温度不变时,射流预冷喷射腔室出口处的液态水蒸发量随着喷水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蒸发率却处于下降的趋势;当喷水量达到2%时,加力燃烧室燃烧效率对比不喷水工况会有一定的提升;喷水量达到4%以后,加力燃烧室出口温度及燃烧效率随着喷水量的提高而降低;喷水量大于8%以后,恶化了加力燃烧室(V型火焰稳定器)贫油熄火极限与燃烧效率;喷水量达到最大10%时,油气比需从原来设计工况的0.052上升到0.064才能保持稳定点火且对比不喷水时工况,加力燃烧室出口温度由1860K下降到1373K,燃烧效率由80.2%下降到69.2%。  相似文献   
2.
制冷系统对保证机载电子设备安全可靠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给出传统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在飞机上应用两个例子的同时,本文主要从系统方案的角度对先进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在飞机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开展了SPH新算法在蒸发燃烧领域的研究。建立了适用于SPH方法的蒸发数值模型,推导了基于傅立叶热传导公式和菲克扩散定律的SPH离散方程;借鉴VOF方法(Volume of Fluid)的思想,提出了SPH粒子的液相质量分数的概念,以有效表征蒸发过程中的相变问题。采用SPH方法对高温环境中单个液滴的蒸发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符合D2定律,与理论模型相一致;在强迫对流环境中,液滴的蒸发过程受到对流作用及表面张力的影响,蒸发速率加快;进一步对双液滴在静止、对流环境中的蒸发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液滴的间距、滴径对多个液滴的蒸发过程影响至关重要,液滴间距至少在两倍的液滴直径以上,相互之间的影响才可以近似忽略。通过本文研究,拓宽了SPH方法在蒸发相变领域的应用范围,研究结果也能够为进一步的燃烧问题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燃料液滴在高压不稳定环境中的蒸发进行了研究,着重讨论了气相介质压力振荡对液滴蒸发特性的影响,计算了C12H26液滴在N2介质中蒸发时的蒸发速率、滴温和无因次滴径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1)蒸发速率、滴温发生相同频率的振荡,相位滞后分别为π和π/2;(2)压力振荡使蒸发速率平均值增大,液滴生存时间减少;(3)在不定常加热阶段压力振荡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5.
典型工况下低排放燃烧室的压力振荡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低排放燃烧室在典型工况下的压力振荡特性,针对模型燃烧室进行了燃烧自激振荡特性试验.在试验中测量了采用贫油预混预蒸发(LPP)燃烧技术的低排放燃烧室在典型工况下的压力振荡频率和幅值,在燃烧室进口压力为1.10~2.77MPa、燃烧室进口温度为656~845 K、燃烧室压降为3.41%~4.35%范围内,分析了燃油粒径变化对振荡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局部当量比脉动是引发燃烧不稳定的因素之一.通过计算燃油二次雾化状态下的液滴最大粒径,发现燃油液滴粒径的变化对主燃级出口处的局部当量比脉动有直接影响,从而引起燃烧室压力振荡幅值和频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席文雄  洪延姬  赵文涛  刘毅  徐庆尧 《推进技术》2016,37(11):2126-2134
以超燃冲压发动机双模态模型燃烧室为研究对象,对隔离段喷注条件下的预喷注、预蒸发煤油点火和火焰回传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分别针对典型的启动工况和巡航工况气流特点,对比了Ma2和Ma3两个工况下的边界层逆流火焰传播过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单边预喷注,双边预喷注的燃料横向扩散能力增强,增加了火焰在主流中回传形成热壅塞的风险;相比于Ma2工况的低总温来流条件,Ma3条件下因气流总温高,采用预喷注方式注入的煤油喷雾其蒸发形成的气态预混气更加充分,更易形成逆流传播的火焰。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新疆和田地区夏季在经济性合理前提下使室内通风环境满足人体热舒适要求。利用蒸发冷却技术将室外空气处理后送入室内,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在夏季室内负荷最大时刻采用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使得室温能够雏持在26-8℃,风速为0.6m/s,基本满足人体热舒适要求。在室外温度适宜的过渡季节采用Trombe墙和太阳能烟囱复合的自然通风系统,建筑太阳能烟囱的经济高度为10m。  相似文献   
8.
某型蒸发式稳定器气动及燃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兆波  金捷 《火箭推进》2013,39(3):27-31
为解决亚燃冲压发动机在高速低温来流条件下的可靠点火、火焰稳定和高效燃烧问题,对某型蒸发式火焰稳定器分别进行了冷态流场和燃烧流场的数值研究,并与常规V型火焰稳定器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给定范围内,蒸发式稳定器随来流速度的增大,总压恢复系数和停留时间明显减小,回流区长度、回流率和燃烧效率变化不大;与相同槽宽的常规V型火焰稳定器相比,回流率明显减小,总压恢复系数、回流区长度和停留时间略有减小。蒸发式稳定器后部形成明显的回流区,且基本上不受外部主流流动的干扰,通过单独控制稳定器局部供油,可以使稳定器在最佳油气比下工作,有利于在高速来流条件下可靠工作。  相似文献   
9.
机载蒸发循环系统结构的疲劳寿命易受外界和内部环境的影响,导致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采用随机有限元法,参照设计变量和随机变量的变异性,建立机载蒸发循环系统结构疲劳寿命稳健性优化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权因子α,将稳健性优化问题转化为结构疲劳寿命均值和标准差的双目标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合理设置疲劳寿命均值和标准差的权因子,可有效降低设计变量和随机变量对变异的敏感性,进而提高机载蒸发循环系统结构疲劳寿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