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9篇
  免费   408篇
  国内免费   170篇
航空   1214篇
航天技术   305篇
综合类   209篇
航天   64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数字通信中,脉冲编码调制(PCM)在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等方面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应用。目前,民航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中的华北大区甚高频建设已经接近尾声。甚高频建设显然要求具有容量大、传输可靠和误码率低等特点的光纤传输。在这一背景下,具有上述特点的光纤传输对于甚高频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华北大区甚高频项目采用了加拿大BAYLY公司的PCM设备作为光纤传输的中继设备,与电信光缆构成了大区甚高频传输的主用通路(备用通路由复用器与卫星通信构成)。作为参加华北大区甚高频建设的一员,笔者曾参与安装内蒙古地区七个站点的BAYLY PCM,在具体的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发现了BAYLY PCM的一些优缺点,有些心得体会,现将其列出,与大家探讨和商榷,以期更好地使用该设备,从而进一步提高光纤传输的效能和稳定性,为整个甚高频大区建设做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2.
论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双正交小波的自适应图像水印算法,在该算法中,先对可视水印进行置乱和小波变换,然后嵌入宿主图像小波域的低频系数中,在嵌入水印时考虑了人类视觉特性(HVS)。实验结果证实了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不可见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23.
下视搜索状态机载MPRF雷达的地杂波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脉冲重复频率雷达工作在空-空下视状态时地杂波对其性能影响极强。从天线主波束和旁瓣上收到的杂波回波会增加虚警数。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从电极丝、工作液、伺服控制和脉冲电源控制策略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发生断丝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仿真系统实现的基本技术思路,并从数据流处理的角度,阐述了仿真系统中部分仿真模型的实现方法,最后结合实例给出了仿真系统的测试结果数据,结果表明该系统为雷达干扰及抗干扰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数字仿真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26.
推导了发射信号为线性调频脉冲、采用全去斜率技术的星载雷达测高计的平均回波功率响应的表达式,指出了相对高度为零的平均回波功率响应曲线的半功率点与参考高度值之间存在的偏差,并给出了跟踪高度值的校正曲线,以及跟踪斜率与有效波高的对应关系曲线。最后探讨了天线指向偏差对平均回波功率响应和跟踪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28.
介绍了微细电火花技术中的线电极磨削法,分析了工具电极的离线安装误差,并通过电火花加工钛合金材料上小孔的工艺试验,掌握了脉冲电源参数对小孔质量的影响情况,为微细电火花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做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某武器装备正态型和对数正态型数据的维修性评估问题,提出了评估的主要指标,并用实例计算了其主要指标。计算结果表明,这些指标能够很好地定量评估服从正态和对数正态分布的武器装备的维修性。  相似文献   
30.
对于长期任务而言,营养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并且对于保持乘员健康、安全和工作能力也很重要。在长期(超过30d)飞行,工务前、叶和后监测营养状况将有助于为航天员提供最理想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