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113篇
航天技术   164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2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21.
论述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将取代所有传统的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的背景和目标以及当前的策略、在实施早期应用的同时应采取必要的增强措施和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22.
晓春 《国际太空》2004,(1):17-22
目前全世界已经或正在发展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国家和地区,只有美国、俄罗斯和欧盟。中国的北斗-1导航卫星系统是一种区域性二维有源无线电导航系统。其他国家都在利用GPS民用信息建立本国的各种卫星导航应用系统。日本和美国、欧洲一样  相似文献   
123.
北斗短报文功能在国防、民生和应急救援等领域都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利用北斗短报文通信费用低廉的优点,设计了一款可进行远程图像传输的系统。针对北斗短报文通信的局限性,提出了相应的数据传输机制以保证远程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并对系统功能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较快地完成图像数据传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4.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飞艇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的飞艇组合导航系统。采用低精度光纤陀螺和石英加速度计构造惯性测量装置(IMU),研究其高精度导航解算算法;对标准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方程进行简化变形,设计IMU/北斗组合导航自适应滤波算法,解决组合导航系统噪声和量测噪声统计特性不确定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长航时复杂恶劣环境下,基于自适应滤波的IMU/北斗飞艇组合导航系统仍具有较高的导航精度和优越的抗干扰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5.
2012年12月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开通服务以来,已经广泛为通信、电力、金融等诸多领域提供授时服务,但是在2015年6月30日和2016年12月31日两次闰秒调整期间,也出现了部分北斗授时时钟时间显示错误问题。从北斗时钟授时基本原理入手,详述了北斗系统的闰秒调整策略,闰秒调整前后各个阶段的BDT与UTC转换方法,以2016年12月31日的闰秒调整为例,分析了部分北斗时钟闰秒过程时间显示错误的原因,并给出了正确的算法,为用户正确应用北斗授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6.
随着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运行及完善,导航定位产品由支持单模GPS向支持双模或多模发展,但是导航定位数据格式并未统一,主要是根据NMEA-0183为主修改。针对相关标准及产品数据进行理论性研究并给出相应测试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7.
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各种可行的快捕方式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简明准确的数学模型。运用这些数学模型就伪随机码、高斯限带噪声和多卜勒频移对快捕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得出了一些定量和定性的结论。并指出SAW 匹配滤波器是一种最佳的选择。此外,还对RDSS 标准入站信号的伪码同步图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构想了一种可能的捕获方式。  相似文献   
128.
综合 《航天》2012,(6):6-6
4月30日凌晨4时50分,中国第12、1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升空。这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导航卫星,也是中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129.
王彦玢 《航天》2011,(7):26-27
第8颗北斗卫星的成功发射人轨后,与在轨的多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和地球同步轨道(1GSO)卫星组成基本系统,已经具备在星座覆盖范围内提供连续的、稳定的、全天候的基本服务能力。那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定位精度和未来发展如何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相似文献   
130.
陈龙 《航天》2012,(4):4-4
2月25日0时1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1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今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58次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