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112篇
航天技术   161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2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卫星应用》2010,(2):50-52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从电力传输网到电力计算机网络的时间同步系统,主要是以美国的GPS作为主时钟源,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战争等紧急事态,美国关闭或调整GPS信号,将引发我国电网系统重大安全事故。专家建议,应在电力系统全面推行基于我国北斗卫星系统成熟可靠的授时技术,维护电力安全和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472.
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发展应用关键在政府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成 《卫星应用》2007,15(2):18-25
介绍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和应用情况,对制约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73.
针对"北斗"导航卫星定轨残差中非建模系统误差问题,提出基于总体平均经验模式分解(EEMD)与Hilbert谱分析相结合的定轨残差特征提取方法,并对定轨残差正态分布特性进行卡方检验。首先,分析总体经验模式分解原理,提出滤波辅助的改进EEMD方法与Hilbert谱特征提取结合,建立定轨残差特征提取模型,并阐述卡方检验正态分布原理;然后对北斗导航卫星伪距与载波相位数据定轨残差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多测站、多北斗GEO卫星的定轨残差分析中。结果表明,EEMD与Hilbert谱方法有效提取出了定轨残差中1天的轨道周期项,且EEMD处理后定轨残差的卡方统计量为5.5,其值小于卡方检验临界,可视为正态分布。该方法可为北斗定轨残差中非建模系统误差分离、提高定轨内符合精度提供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74.
李健  陈杰 《宇航学报》2014,35(11):1299-1305
为了提高全并行捕获方式下北斗卫星信号的发现概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并行捕获算法。相对于传统的检测方法,该算法每次搜索需要存储少量的候选值,采用多次观测并统计候选值来完成信号检测。虽然增加了少量存储空间和运算,但是其利用了更多的观测信息,因此有利于提高弱信号下的发现概率。该方法不需要实时统计噪声分布,从而避免了噪声波动对于门限的影响。在高斯白噪声模型下给出了系统发现概率和虚警率的定量评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北斗弱信号的发现概率,相对于传统判决方法可以提高捕获灵敏度达3~4 dB。  相似文献   
475.
<正>标准化工作在北斗系统工程建设和应用推广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北斗标委会)作为我国第一个军民共建的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它的成立将从国家层面实现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工作归口管理,对确立北斗系统在国家应用主导地位,扭转我国时空基准受制于人、依赖于人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4月28日,国家标准委和总装备部联合在京召开了北斗标委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  相似文献   
476.
云成 《卫星应用》2014,(11):49-51
2014年6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重大应用示范发展专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4]1285号),以下为该文摘编。  相似文献   
477.
通过解析术语-北斗系统时BDT,讨论与北斗授时应用相关的时间尺度、系统时间、定时误差等问题,有利于北斗PNT组合应用与标准化。  相似文献   
478.
研究了基于北斗卫星的北京市导航检测平台的时间量值传递系统,它以卫星共视法作为数据比对的条件,采用修正值预估技术和相位补偿技术来提高铷钟的准确度与稳定度。本系统可实时地将地方原子时标与UTC(NIM)进行比对溯源,实现北斗卫星导航检测平台的时间量值可靠传递,保证地方原子时标与国家时间基准UTC(NIM)同步差在±10ns以内,以满足北斗导航产品研制、开发和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479.
《卫星应用》2016,(4):2
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也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46周年。值此双喜临门之年,国务院决定从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这一举措不仅对几代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老航天人,也对正在勇于创新、拼搏攀登的新一代航天人和所有中国航天参与者产生了巨大鼓舞。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46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  相似文献   
480.
范志良  刘光斌  张博  赵欣 《宇航学报》2013,34(2):201-206
高动态环境下北斗二号导航信号具有较高的非线性特性,载波参数估计难以保证较高的精度。在分析高阶非线性载波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SCKF)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对载波相位及其三阶导数进行估计。该算法使用容积数值积分原则直接计算非线性随机函数的均值和方差,且在迭代滤波过程中,利用移动窗口法通过最新量测信息来改进过程噪声和量测噪声的协方差阵,可获得较高的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EKF和SCKF,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