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5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51篇
航空   358篇
航天技术   685篇
综合类   47篇
航天   11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星载激光测高地面数据处理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星载激光测高技术是对地观测系统中最为核心和前沿的信息获取技术之一,因其具有探测方向性好、测距精度高等特点,在地球科学领域中体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在ICESat/GLAS测高地面数据处理系统的基础上,针对将于今年发射的高分七号卫星的载荷特点,设计了一套星载激光测高地面数据处理系统软件。该软件可实现对星载激光测高数据的地面处理并生成3级数据产品,包含激光能量计算、波形分解和激光脚点定位等,以及相应各级产品的数据质量控制处理。利用高分七号仿真数据对该软件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软件基本满足需求,已初步具备星载激光测高地面数据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2.
高分七号(GF-7)卫星激光测高仪激光器是一台输出能量较大、光束质量要求又高的激光器。为了实现这样的技术要求,采用被动调Q的振荡级+两级板条放大器(MOPA)的技术路线,以激光二极管(LD)侧面泵浦的被动调Q之字形薄板条激光器作为振荡级,以实现近衍射极限的种子光输出,再通过两级之字形板条放大器,使最终输出的大能量激光束能够保持较好的光束质量,满足测高仪小足印光斑的要求。设计的振荡级采用双玻罗(Porro)镜谐振腔,实现输出能量2 mJ、光束质量因子(M~2)1.3、脉冲宽度3 ns。经过两级板条放大器后,输出光束M~2为1.5~1.8,单脉冲能量达到180 mJ,脉冲宽度为4~5 ns,证明激光器设计合理,可以作为对地观测类激光测高仪激光器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3.
高分七号卫星激光测高仪热设计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分七号(GF-7)卫星激光测高仪的热设计任务需求,采用被动热控和基于环路热管的毛细泵驱流体回路技术,解决了光机结构高精度控温以及后光路组件热量收集、传输和排散的难题。在轨飞行数据表明:激光测高仪热控系统为光机系统成像和激光器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温度条件;基于环路热管的毛细泵驱流体回路,实现了头部电子设备、4台激光器、后光路电子设备等多点热源热量收集、传输以及高精度控温。  相似文献   
154.
针对高分七号(GF-7)卫星控制分系统高精度姿态确定、姿态控制和快速机动的需求,文章采用星敏感器相对基准标定,将甚高精度星敏感器与前后视相机进行一体化安装的布局方式,并采用了数传天线轨迹平滑和干扰力矩补偿算法控制天线,采用高刚度高稳定度太阳翼驱动机构(SADA)控制太阳翼,从而实现了卫星的高精度姿态确定和高稳定度姿态控制。经在轨验证,结果表明:姿态稳定度小于0.000 06(°)/s,优于姿态控制分系统的指标要求,可为遥感卫星姿态控制分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5.
中国海洋一号(HY-1)卫星从1997年7月立项,到2002年5月发射历时近5年的时间。本文介绍了HY-1卫星的研制过程、关键技术及与大系统的接口设计过程,是对HY-1卫星整个研制过程的总结与提炼。  相似文献   
156.
对中国海洋一号卫星一年来的测控管理进行了总结,初步分析了中国海洋一号卫星在轨管理期间的轨道姿态、电源温控、星上时钟以及载荷使用情况,研究了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就红外状态变化对姿态精度的影响以及姿态翻转对轨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卫星单、双红外地球敏感器工作条件下姿态精度的差别,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卫星姿控方式的建议。为提高地面测控管理的效率,减轻地面卫星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对小卫星平台提出了卫星自主故障定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7.
对真空热试验作了概述,从真空热试验剖面、外热流模拟、密封舱压力控制、温度测量等方面介绍了神舟飞船真空热试验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8.
杭仁  文青 《中国航天》2005,(6):16-19,21
2005年3月12日,人们盼望已久的首颗第四代“国际移动卫星”终于由美国宇宙神5火箭送入轨道。这颗世界容量、体积和重量最大的移动通信卫星,比第三代“国际移动卫星”功能强大100倍,将克服目前陆地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小的缺陷,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和视频通信需求,尤其是其新宽带多媒体业务,可全面开启宽带移动卫星通信。  相似文献   
159.
神舟号载人飞船船载测控通信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神舟号载人飞船船载测控通信分系统中统-S波段(USB)、C波段、遥测、遥控、图像、话音、超短波(VHF)、短波(HF)和天线等子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与特点,以及跟踪测轨、话音通信、遥控、遥测和天线等的可靠性设计。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测控通信分系统都完成了测量任务,完全能满足载人航天工程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160.
俄罗斯典型空间对接机构及其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宇 《航天器工程》1994,3(2):33-38,64
简要介绍了俄罗斯几种典型的空间对接机构,其中包括从六十年代至今,联盟号飞船所使用的三种最具代表性的对接机构,着重分析了它们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对接过程以及彼此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