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3篇
  免费   1051篇
  国内免费   490篇
航空   3958篇
航天技术   539篇
综合类   581篇
航天   936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邱实  曹喜滨  王峰 《宇航学报》2021,42(6):687-696
为实现约束条件下的精准可控撞月,提出了基于Lambert问题的精确撞月轨道设计方法。通过求解Lambert问题,可得到撞月轨道轨控时刻的速度脉冲初值解,然后通过打靶法迭代得到撞月轨道的精确解。以"龙江二号"微卫星轨道为例,对撞月点经纬度的覆盖性,以及燃料约束下同一撞月点可行的轨控弧段进行全面分析。最后,通过月球南极水冰探测的撞月轨道设计案例,以验证本文提出的轨道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2.
963.
964.
杨彬  王光秋 《国际航空》2014,(10):36-39
下一代单通道客机对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催生了新一代商用发动机。发动机制造商应用新材料和新结构研制了适用的试验原型和发动机产品。  相似文献   
965.
<正>顾诵芬(1930-),江苏苏州人,中国飞机设计师。1951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历任中国航空研究院飞机设计所副总设计师、副所长、所长兼总设计师,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总设计师。顾诵芬从1954年起先后承担中国自行设计的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型和歼教6型的气动力设计工作,1964年起参与领导了高空高  相似文献   
966.
基于直接蒙特卡洛(DSMC)算法、浸入式有限元算法(IFE)、粒子云及蒙特卡洛碰撞(PIC-MCC)算法以及Ammosov-Delone-Krainov(ADK)隧穿电离模型建立了碳纳米管阵列推力器工质气体和CNT场电离过程的三维仿真模型。利用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对本文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仿真模型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针对碳纳米管阵列推力器的放电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重点分析了离子与原子碰撞过程对碳纳米管阵列推力器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NT可以极大地增强局部电场,稳态时场增强因子约为1308;与原子的碰撞使得离子在CNT附近更加集中,降低了局部电场,进而降低了其场增强能力。  相似文献   
967.
《航空港》2014,(11)
<正>日前,Lamando凌渡《奔跑吧兄弟》在浙江卫视火热开播。上海大众汽车中高级轿跑凌渡携手奔跑团的明星成员们一路向前,共同为青春呐喊,为梦想喝彩。凭借锋芒动感的时尚轿跑造型、强劲高效的动力总成与智能前瞻的科技配置,相信凌渡将点燃驾驭激情,与奔跑团一同享受挑战,纵情完胜。锋芒动感点燃激情凌渡以锋芒大气的外观造型与简约精致的内饰塑造出非凡的轿跑气质,成为一道时尚的风景线,令人一见倾心。凌渡俯冲下压动感车头与横向扩展的前脸造型,锋芒毕现。  相似文献   
968.
本文提出分别研究电池开路电压在充电结束后停置过程和放电结束后停置过程的不同变化规律,并考虑了不同停置时间在两个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从而达到提高开路电压法估算荷电状态精度的效果。实验验证表明,此方法的精度比传统开路电压法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969.
陈静  单勇  张靖周  张序墉 《推进技术》2023,(11):153-164
为降低加力状态下二元塞锥表面温度和喷管红外辐射强度,对塞锥进行冷却结构设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引气结构、冷却通道高度和冷气入口总压比对塞锥冷却和喷管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塞锥冷却后其表面温度和喷管红外辐射强度显著降低;引气腔内无冲击板时,引气角度的改变引起射流核心区位置的变化,造成塞锥头部和前缘展向温度分布差异明显,引气角度为90°时塞锥表面最高温度要比30°和60°的模型高50K;加装冲击板后,冷却通道内的流量分配和塞锥前缘的展向温度分布得到有效改善、塞锥头部的换热得以增强,但同时会引起较大的总压损失,因此相同入口总压比下,加装冲击板后冷却流量降低、塞锥外表面温度升高;随着冷却通道高度增大,冷气流量增加、流速降低,故存在一个最佳通道高度使得塞锥冷却效果最好;以塞锥无冷却为基准,入口总压比为1.0~1.8时,塞锥外表面最高温度降低了470~590K,0°探测角上红外辐射强度降低了25%~33%。  相似文献   
970.
吴榕  缪克克  侯昶 《航空动力学报》2023,(12):2817-2828
通过模拟仿真的方法研究了涡轮叶片通道内部V型间断肋的传热特性。主要探究了各结构参数(间断位置,分离肋长度,分离肋后置距离)对通道的传热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扰流肋结构(直肋,60°斜肋,60°V型肋),V型间断肋在壁面平均相对努塞尔数,综合传热系数以及温度分布均匀性上更具优势。通过改变间断参数,能大幅提高V型间断肋的综合传热系数。在研究的参数范围内,当间断位置为2.5 mm,分离肋长度为10.0 mm,分离肋后置距离为9.6 mm时,通道具有最佳的传热性能。在雷诺数为30 000下,与带有直肋的通道相比,优化后的V型间断肋的平均努塞尔数提高了35.75%,综合传热系数上升了28.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