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55篇
航空   235篇
航天技术   64篇
综合类   47篇
航天   8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高超音速飞行器前缘驻点气动加热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高超音速(马赫数不小于6.0)在地球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外表面的附面层与飞行器壁面间热交换的物理特性及高超音速附面层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该飞行条件下轴对称形式的飞行器前缘驻点空气动力加热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32.
用电弧加热空气,对带有突扩台阶的扩张形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进行了实验研究.燃烧室入口Ma=2.1,总温、总压分别约为1200K和0.7MPa.燃料以垂直或平行于气流的方式喷射,采用氢气或煤油,均能在广宽的当量比范围内稳定燃烧.同时,也比较了它们的燃烧状况.  相似文献   
333.
主要阐述感应加热和红外测温技术在轮盘加温试验中的应用,改变了轮盘强度试验中以往长期采用电阻丝辐射加热方式,从而提高加热速度,加热均匀性,功率可调,可控,改进了轮盘强度试验中长期采用的试验件焊接热电偶的接触式测温方式,从而可实现钛合金轮盘强度试验的测温,可省去滑环引电器和氟里昂冷却系统,节省了热电偶焊装工时,提高了试验效率和测温可靠性,提高了测量精度,特制的中频感应加热器,可实现盘上温度分布梯度。  相似文献   
334.
阳极结构对电弧加热发动机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凌云  沈岩  刘政胤 《推进技术》2008,29(3):381-384
为了解决电弧加热发动机在低功率和低流量下工作稳定性差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以氮气为推进剂,比较了两种阳极结构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采用原有阳极结构,在低功率时推力比冲性能较差,在低流量时效率较低;而在收缩段采用绝缘体代替原有钨阳极的新结构后,可使发动机的推力、比冲和热效率等性能和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说明通过阳极结构的改进可以人为控制弧点位置,对于低功率电弧发动机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5.
电弧加热流场的热环境特性直接影响热防护系统的地面试验数据,为研究电弧加热流场热环境特性对于边界层转捩的影响,采用红外线热图技术,在电弧加热流场中进行了边界层转捩对尖锥模型气动热的影响研究。试验模型分为8°钢制尖锥、5°非金属和金属尖锥,结合数值计算,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红外热像仪判读表面温度的方法进行转捩的判断是一种可行的方法,马赫数影响的雷诺数转捩判别准则可以用于电弧加热流场计算的转捩雷诺数。  相似文献   
336.
概述了气动加热与热响应耦合分析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给出M.《6飞行器零压力梯度部位气动加热与热响应的耦合分析及试验验证方法。气动加热采用工程算法,在自主开发结构温度场计算软件ASTSA基础上,加入气动加热计算模块,实现了气动加热/热响应耦合分析功能。利用全方程热流密度控制技术,完成了气动加热/热响应耦合地面热模拟试验,实现了对耦合分析结果的试验验证。依据上述分析利试验方法,对受气动加热载荷作用的某导弹油箱的温度场进行了入数值计算和试验测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分析方法是正确的,可以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337.
碳/碳复合材料吸油和去油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航空十号液压油(YH-10)为介质研究了碳/碳复合材料的吸油和去油特性,提出了其吸油机理,确定了吸油和去油过程中试环内油含量与时间关系的拟合方程。通过实验表明,在室温下碳/碳复合材料在浸油开始阶段随着时间的延长吸油率迅速上升,随后增加缓慢,最后趋于饱和并不再变化,饱和吸油率为4%左右。在去油过程中,碳/碳复合材料残油率受温度、时间和加热方式控制,而温度和加热方式是主导因素。在一定温度下,材料残油率随时间基本呈线性降低。当温度由100℃提高到150℃,残油率减小不大,而在200℃时残油率大幅度降低。200℃以上的温度是去除其油液的合适温度。微波炉加热较烘箱保温具有更好的去油效果。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碳/碳复合材料浸油和去油后的微观组织。  相似文献   
338.
黄争鸣 《航空学报》1992,13(1):8-16
对时间变量在小区间内应用多项式插值,对空间变量采用边界元求解,提出一种新的分析瞬态热传导问题的计算格式。与现行的利用含时间变量的基本解所得到的边界元计算格式相比较,具有基本解简单易得、系数矩阵容易计算以及无重复积分等优点;与向前差分消去时间因子的边界元计算格式相比较,则在算法稳定性、计算精度以及时间步长的选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很容易推广到求解非线性问题。算例表明,采用时域推进与边界元混合方法分析瞬态热传导问题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339.
气动谐振加热基础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掌握气动谐振加热的规律,为气动谐振点火器的研制提供试验基础,在原有气动谐振加热初步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谐振气体流量变化,不同的排气孔形式以及不同内径的谐振腔对谐振加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大量的气动谐振加热基础试验,得到了谐振加热性能随不同参数变化的规律,为气动谐振点火器结构参数的选择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340.
小功率电弧加热发动机试验参数测试和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小功率电弧加热发动机地面试验的计算机数据采集测试系统,叙述了发动机地面试验过程中各测量参数的测量原理、系统的软、硬件组成以及相关技术参数.对计算机数据采集测试系统各工作通道的测试精度进行了精度分析,给出典型的试验测试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该套数据采集测试系统能准确测得小功率电弧加热发动机工作参数,解决了小功率电弧加热发动机地面试验参数测量过程中微小流量、微小推力测量的技术难题,反映出发动机地面试验状态,为深化展开发动机各项研究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