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55篇
航空   235篇
航天技术   64篇
综合类   47篇
航天   8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电弧加热流场湍流度对尖锥边界层转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弧加热流场的热环境特性直接影响热防护系统的地面试验数据,由于电弧加热器高温气流和参数波动的原因,直接测量湍流度非常困难.为研究电弧加热流场湍流度对于边界层转捩的影响,采用红外热图热像仪,在电弧加热流场中进行了5°尖锥模型边界层转捩研究.结合数值计算,将试验结果与常规风洞的尖锥边界层转捩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马赫数影响的雷诺数转捩判别准则可以用于计算电弧加热流场的转捩雷诺数;电弧加热流场的尖锥边界层转捩雷诺数显著小于常规风洞的转捩雷诺数,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电弧加热流场的湍流度显著大于常规风洞.  相似文献   
152.
污染组分对高超声速试验热力学参数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燃烧加热风洞中进行的地面模拟试验,高焓气流成分有别于纯净空气,这种污染现象给试验结果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了考察污染组分对高超声速模型试验流场的影响,在激波风洞中通过调节激波强度以及添加一定量的污染组分(H2 O 和CO2)来模拟燃烧加热风洞的来流条件,采用简化的不同角度斜劈来模拟飞行器试验模型对来流的压缩作用,结合近红外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测量系统获取模型流场的静温,综合多组数据对比分析和研究污染组分对试验模型流场影响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污染气体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仅与污染气体组分含量有关,而且与模型构型对来流的压缩程度以及来流自身的热力学参数状态都有密切的关系;对于压缩量不大的飞行器构型和来流静温不高的风洞试验而言,不同含量的CO2污染组分对流场静温影响不明显;但随着来流静温的提高或模型压缩量的增加,一旦二者的共同作用使得压缩后温升达到一定程度,污染效应的显现则渐趋明显。  相似文献   
153.
湍流条件下防热瓦缝隙热环境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激波风洞中马赫数6.1、雷诺数6.2×107/m 的流场条件下,基于平板模型开展了防热瓦缝隙热流测量实验,研究了湍流平板边界层情况下 T 字和十字2种布局缝隙的缝壁热流分布,以及流向角、缝隙宽度、缝隙深度和缝口台阶高度的变化对缝隙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缝口边缘特别是 T 字口迎风壁存在很高的局部热流,测量峰值达到11.6倍平板值,流向角为30°~60°时2种布局缝隙的热环境相对较好,缝壁及缝底热流随缝隙宽度和缝口台阶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154.
采用三维模型数值模拟液氧储箱预增压上升过程,对液氧相变特征以及温度分层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气动加热影响下,气液界面液氧蒸发速率在0.012 6kg/s附近振荡;近壁面液氧沸腾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与外界漏热量一致,整个过程相变速率平均值为0.086kg/s。随着高温增压气体通过散流器喷射进入气枕空间,液氧温度分层逐渐明显,温度不断升高,预增压183s气液界面处液氧温度从89.51K升高至93.61K,平均温升速率0.022K/s。  相似文献   
155.
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原理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VASIMR的基本组成(螺旋波等离子体源、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I-CRH、磁喷嘴)及工作原理。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VASIMR)是一种基于可控核聚变思想发展的先进高功率电推进方式,具有高比冲、比冲可变等特点。通过分析系统的效率及关键技术,指出VASIMR研制最关键的问题是研制高性能的螺旋波等离子体源和提高ICRH的效率等,最后评估了VASIMR在空间任务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6.
俄国等温锻造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俄国等温锻造专用设备、加热装置和模具材料等简况,以及钛合金叶片、压气机盘、飞机结构件和高温合金涡轮盘等零件等温锻造工艺研究、试制和生产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57.
Monte Carlo方法在红外加热笼热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将Monte Carlo方法应用于红外加热笼热设计中,分析了红外加热笼模拟柱形卫星侧面外热流时,加热笼功率、均匀因子、反照因子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8.
159.
对凝胶注模技术制备La0.8Sr0.2MnO3材料过程中的料浆的消泡、凝胶过程、凝胶方式和素坯的表征等几个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真空消泡,加热凝胶方式可以得到显微结构均匀的素坯。凝胶过程表明,链引发是凝胶过程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60.
在雷诺数为106—107之间对0.1%—25%湍流度的自由来流流过平板边界层传热问题进行了实验与数值研究。实验是在吸入式风洞内进行,用自由来流冷却加热平板,自由来流的湍流度可高达30%。计算模型针对二维定常流,采用代数应力(热流)湍流模型,用SIMPLE算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高湍流度自由来流可使平板的平均Stanton数增加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