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98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PEEK在无油十字滑块压缩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无油十字滑块压缩机滑道-滑块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聚醚醚酮(PEEK)材料的直线滑动轴承代替直线滚动轴承。针对影响PEEK摩擦副寿命的两个主要因素:摩擦副表面温度、工作载荷,建立了滑道0滑块副表面温度计算模型,给出了工作载荷的计算式,并进行了不同转速、工作压力下的PEEK摩擦副性能试验。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上述设想是可行的。最后,本文根据计算结果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对比,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2.
介绍了某型发动机起动过程原理与起动过程参数的调整,及起动过程中的排故方法,重点介绍了副油路压差大故障的排除过程.  相似文献   
123.
多腔室复合材料结构件的气囊整体成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复合材料典型结构件的气囊成型工艺试验及其工艺效果的评估,论证了多腔宣复杂结构件采用多气囊整体成型技术的可行性,并对共固化时多个气囊内压的调控进行了论述。固化时,应根据不同气囊容积的大小,合理调控气囊的内压,是控制制件规整度的关键。研究表明,多气囊整体成型工艺切实可行,成本较低,并且工艺效果也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4.
国外深空探测器着陆缓冲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国外月球和行星探测器的着陆缓冲系统的特点与应用。着陆缓冲系统的基本类型包括软着陆机构、气囊缓冲装置和空中悬吊机结构。其中:软着陆机构由着陆架(腿)、缓冲器和展开锁定机构组成,具有质量较大,结构较简单、可靠的特点,在美国“勘测者”、“阿波罗”、“梦神”和苏联月球号等着陆器中得到了应用;气囊缓冲装置由气体发生器、气囊组件,以及缩回与展开机构组成,具有质量小、包装容积小和着陆稳定性好的特点,在美国“火星探路者”、“火星探测巡视器”,苏联早期月球号着陆器,以及欧洲“贝皮一哥伦布”水星探测器中得到了应用;空中悬吊机结构由空中悬吊机及其推进系统等组成,具有着陆速度低、冲击小和安全可靠的特点,在美国“火星科学实验室”的好奇心号巡视器上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25.
高空大型飞艇副气囊体积占比很大,甚至达90%以上,副气囊动力学对飞艇运动产生较大影响。对巡航高度为6 000 m的某大型飞艇,建立基于圆柱容器的副气囊动力学模型,进一步构建考虑副气囊的飞艇纵向耦合动力学方程,并对飞艇纵向运动进行了数值仿真,将其与不考虑副气囊时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副气囊对大型飞艇俯仰运动有较大影响,容易引起运动发散,且耦合影响随飞艇高度增大而变小,同时副气囊体积不变时,其直径越小,动力学耦合效应影响越小;副气囊效应会降低飞艇的操纵性,在进行飞艇设计时应该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26.
刘成业  宋笔锋  王海峰 《宇航学报》2015,36(10):1101-1107
首先介绍了临近空间伞张式飞艇气囊结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原有伞张式气囊伸缩机构存在的受力集中问题提出了改进设计方案,然后对改进设计的伞张式气囊伸缩机构进行了多柔体动力学仿真,得到连接盘处的位移时间函数,并对20km飞行高度的飞艇气囊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气囊表面应力分布和气囊张力传递到气囊伸缩机构连接盘处的作用力,最后提出了一种多柔体动力学分析和有限元分析协同仿真方法,得到整个变形过程中气囊伸缩机构中受力最大连杆的载荷历程。通过与原有气囊伸缩机构中连杆的载荷历程进行对比,验证了改进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7.
<正>2015年3月20日,由中国通信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在北京万寿宾馆召开,会期一天。此次年会由卫星通信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杨千里教授任大会主席,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宋彤和卫星通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陆绥熙在开幕式上代表主办方致辞。年会编印的《第十一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共收录了67篇学术论文,其中评选出5篇优秀论文。杨千里教授主持了优秀论文的颁奖仪式,以表彰获奖者的学术贡献。年会邀请了政府、军队各主管部门,相关科  相似文献   
128.
本文提出了运用充气气囊控制飞机头部大迎角分离涡的思路,通过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模拟了不同形状充气气囊作用下的飞机大迎角流场。计算结果表明,通过飞机头部增设充气气囊,可以改变飞机大迎角分离涡的强度和空间涡轨迹,其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通过充气气囊获得希望的某个方向侧向力;另一方面通过充气气囊的变化,可以实现对侧向力大小的控制。这种充气气囊控制分离涡的技术思路具有成本低、不破环飞机外形和实现方便的优点,为飞行器大迎角侧向力的控制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9.
本文设计了一种数控机床用压电陶瓷执行机构,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分析,重点提出了电压/电流复合控制方案,简化了控制过程,降低了控制的复杂度,较传统压电驱动器提高了压电陶瓷材料执行机构的控制线性度,同时增强了系统的静态稳定特性和动态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30.
全向式着陆缓冲气囊的折叠建模与充气过程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火星探路者"登陆系统的全向式气囊缓冲装置为例,首先对折叠后无褶皱的气囊和带褶皱的气囊分别进行了折叠建模研究,并对气囊中的加强筋和收缩绳进行了等效描述.然后采用具有较高计算效率的均压模型对气囊充气展开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为全向式缓冲气囊的参数化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