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6篇 |
免费 | 320篇 |
国内免费 | 34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436篇 |
航天技术 | 188篇 |
综合类 | 263篇 |
航天 | 3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81篇 |
2022年 | 92篇 |
2021年 | 102篇 |
2020年 | 103篇 |
2019年 | 112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70篇 |
2016年 | 98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89篇 |
2013年 | 89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76篇 |
2010年 | 75篇 |
2009年 | 80篇 |
2008年 | 75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应用小波网络的非线性函数逼近对数字滤波进行了研究 ,为载荷谱编制过程中飞行参数的预处理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72.
针对大型民用客机研制与适航取证中的巡航构型前缘缝翼气动载荷计算问题,根据某型民用客机飞行试验增升装置试飞实测的压力分布,并对比分析了风洞试验压力分布,采用CFD进行定性分析后,提出了更为准确合理的巡航构型缝翼气动载荷设计方法。在原有的外表面压力分布基础上,内表面压力不再赋零处理,补充内表面压力分布作为载荷计算的输入,并考虑密封性系数的影响,由此得到的缝翼载荷与试飞实测基本一致,验证了缝翼载荷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所提方法已在工程中得到验证和应用。 相似文献
973.
974.
针对非线性有限元载荷逐步加载法,引用摄动技术将随机载荷分为确定性部分和摄动随机部分,随机部分采用Monte—Carlo随机抽样,进而分析载荷随机非线性随机有限元。这种方法针对通用的增量法非线性有限元,具有程序设计简单,可有效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等优点。 相似文献
975.
共轴刚性双旋翼系统提高直升机最大前飞速度,但旋翼振动载荷明显增大。为研究高速共轴刚性双旋翼系统振动载荷特性,须首先分析共轴刚性双旋翼气动干扰下的非定常气动载荷。基于非定常面元法建立满足桨叶前缘和后缘边界条件的旋翼反流区气动模型以体现高速共轴刚性双旋翼后行边反流区影响,且增加共轴刚性双旋翼桨尖涡-桨叶气动干扰模型以体现共轴刚性双旋翼非定常气动干扰影响,并结合基于黏性涡粒子法的共轴刚性双旋翼尾迹模型,构建高速共轴刚性双旋翼气动干扰下的气动载荷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前飞状态下的X2共轴刚性双旋翼特征剖面非定常气动载荷时间历程,并与PRASADUM以及基于NASA OVERFLOW和CREATE AV Helios的CFD/CSD计算结果对比,验证本文共轴刚性双旋翼非定常气动载荷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相比于PRASADUM,本文分析更好地体现上、下旋翼在前行边和后行边非定常气动载荷的变化特性,并与CFD/CSD计算结果更吻合。分析X2上、下旋翼气动干扰对共轴刚性双旋翼桨叶非定常气动载荷的影响,以及单旋翼与共轴刚性双旋翼非定常气动载荷差异。分析表明,低速状态下的共轴刚性双旋翼非定常气动载荷受双旋翼桨尖涡干扰显著,而高速前飞状态受双旋翼桨叶干扰明显,且表现出桨叶片数整数倍的辐射状干扰特征。 相似文献
976.
薄壁精密罐多道次缩口过程及其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薄壁精密罐的多道次缩口工艺,分析了各道次缩口材料的变形行为,对首道次缩口与后续道次缩口进行区分,给出在不同道次缩口中缩口入模角的定义,探讨了各道次间缩口行程的控制规律,并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采用专用实验设备所获得的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该规律,决定了不同道次解析分析的基础不同;基于主应力法推导出了不同道次缩口载荷计算公式,证实各道次缩口工艺中最佳入模角的存在,载荷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并计算得出缩口载荷随凹模入模角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77.
变转速模型旋翼挥舞摆振低阶载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变转速旋翼挥舞和摆振方向低阶载荷,以无铰式复合材料模型旋翼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了旋翼桨叶根部挥舞和摆振零阶及前3阶载荷随旋翼转速、前飞速度和旋翼拉力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配平条件(前飞速度、旋翼拉力、俯仰力矩及滚转力矩)下,降低旋翼转速有利于减小模型旋翼摆振零阶载荷,明显降低旋翼需用功率,进而提升直升机性能。当旋翼转速较低时,随着旋翼转速的降低,挥舞前3阶载荷幅值均较大。旋翼转速较低时,摆振弯矩前3阶也较大。当旋翼工作于摆振1阶共振转速附近时,旋翼挥舞前2阶和摆振前2阶载荷突增较为明显,挥舞3阶和摆振3阶变化相对较小,其中以摆振1阶载荷变化最为明显,需特别注意旋翼工作于共振转速附近时的载荷问题。 相似文献
978.
2012年全球卫星导航领域发生了几件值得一提的大事,包括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现代化计划已进入到关键时期、俄罗斯批准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2012-2020年发展规划,投资总额高达3465.9529亿卢布(约合120亿美元);欧洲完成"伽利略"(Galileo)在轨组网验证系统的部署,并将 相似文献
979.
不确定气动载荷计算的区间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微小型飞行器在大气飞行时受到连续阵风干扰后气动升力的预测问题,考虑von Karman谱参数的不确定性,将其用区间向量定量化,基于区间扩张理论和Taylor级数展开,并结合非定常气动力理论,提出了一种考虑飞行环境不确定性的非定常气动载荷计算的区间分析方法.该方法只需要知道不确定参数所在范围的界限,而不需要其他概率信息,为解决不确定气动载荷计算这种复杂问题提供了一个途径.通过数值算例,将区间分析方法与概率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显示了区间分析方法是可行并有效的. 相似文献
980.
环路热管稳态建模及运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建立了环路热管的稳态模型,并基于能量平衡、压力平衡、质量守恒以及几何约束进行求解,证实了许多相关文献介绍的环路热管稳态运行特性,例如,热沉温度、环境温度等对稳态蒸发温度的影响.对下述问题提出见解:蒸发器的漏热的分析;可变热导区和固定热导区的成因;固定热导区热导的变化;工质充装量和储液器容积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用来加热通过毛细芯的流体的蒸发器漏热分量在热载荷较大时不可忽略;反重力高度和环境对回流液体的加热是可变热导区的成因;大热载荷下,固定热导区热导随热载荷增大而减小,并可能达到临界热载荷,其解决方案在于工质充装量和储液器容积的匹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