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4篇
航空   55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6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过去3年中陷入困顿的老牌飞机制造商豪客比奇,一直设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积极开发中国等新兴市场,但这些努力都没能扭转它的颓势。5月3日,豪客比奇与部分子公司向美国破产法院提出破产保护申请。作者从这家企业近些年的兼并组合和技术发展策略、产品结构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其破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星用非金属材料出气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卫星上所用非金属材料,在空间真空环境下存在出气行为,产生污染效应。为了研究这种出气行为,本文以扩散理论为理论依据,推导材料出气模型。利用空间分子污染气体分析仪,测试了星用非金属材料的出气速率变化,对所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证实了模型推导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经过6h的真空加热预处理能够有效减少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3.
空间环境下,材料出气引起的分子污染效应是影响飞行器寿命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材料出气分子经历的出气、在空间的传播输运和沉积三个过程及有诸多污染出气源存在时,对敏感表面沉积量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针对飞行器敏感系统功能表面在轨分子污染沾染量的预估模型。并利用该理论模型,结合相机镜头结构和空间环境的使用条件,模拟计算其镜头表面在轨飞行期间的分子污染物沾染量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同时理论计算结果结合试验测试数据评估相机镜头的在轨使用业绩。结果表明,镜头由于分子污染物沉积引起光学透过率的衰减达30%以上。所得到的结论对完善飞行器的防污染设计,提高飞行器在轨期间安全和性能保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组装单分子膜技术在推进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公连  张小平  杜磊  贾晓峰 《推进技术》2001,22(5):426-428,440
简要介绍了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技术,研究了该技术在丁羟和聚醚推进剂中铝粉表面改性的应用。结果表明:设计合成的DX系列和DZ系列能有效提高推进剂的延伸率,对推进剂的其它性能无不良影响。并就该技术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计算了在200~1000 km 低轨道自由飞行的平板型分子屏后实验区的压力分布。计算中考虑了分子屏和翼材料出气对实验区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屏提供了非常好的极高真空环境。但轨道高度从200 km 升高到1000 km 时,压力降低不大。  相似文献   
16.
张进 《国际航空》2012,(5):41-41
5月3日,豪客比奇公司宣布,与部分子公司一起向美国纽约南区破产法院自愿提出了破产保护申请。据公告上披露的消息.豪客比奇已与绝对多数优先担保债权人和优先债券所有人就财务重组计划达成协议,解除约25亿美元的债务以及约125亿美元的年度现金利息支出。  相似文献   
17.
徐曼 《飞碟探索》2012,(7):48-49
在《侏罗纪公园》中,基因学家通过保存在琥珀中的恐龙基因成功复活了恐龙。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克莱顿的这本小说一经出版,科学家就大叫荒谬!因为DNA这个长长的分子虽然包含了构建一个生物机体所需要的所有必要信息,但是它很容易被破坏,即便在琥珀中也是如此!难道复活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工程》2009,(6):92-92
据中国航天新闻网2009年9月24日报道,复旦大学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彭慧胜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将环境敏感的高分子与碳纳米管形成复合式纤维,发展了具有电致变色的新型智能材料。该材料有望在军事、航空航天、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德国有机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多年来一直想确定苯的分子结构,但始终没有成功.为此他冥思苦想,1865年的一天晚上,他在灯下昏昏入睡.睡梦中,他梦见苯分子的结构五花八门,许多链形结构紧密靠拢,每种链形结构都像蛇一样蜿蜒移动.突然,其中的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凯库勒大受启发,从而断定苯分子的结构是一个闭合的碳环,这个结论与事实毫无二致.  相似文献   
20.
应用分子进化基金会的生化学家斯蒂芬·伯纳在盖恩斯韦尔声称,他在实验室里盛满含油污水的烧杯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新型遗传密码,他称其为第一个能够进行达尔文进化的人造化学体系的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