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1篇
航天技术   17篇
航天   7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针对传统卫星测试强度与测试应力是否充分没有可信的依据,测试有效性的表征与保证活动也没有统一的标准问题,文章提出了在卫星研制中采用测试覆盖性分析方法和三类不可测项目控制要求,以及基于早期问题暴露的测试时间控制方法。经环境减灾光学小卫星验证,结果表明:相关的测试保证活动是有效的,提出的传统卫星出厂前测试100 h无故障目标,可为后续卫星测试有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以实践五号为代表的小卫星,其研制计划流程有所创新,卫星研制分为方案设计、正检星研制和正样星研制三个阶段。在充分借鉴实践五号卫星研制计划流程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灾害与环境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有效载荷的不同组成特点,并对时间和经费投入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以“并行”代替“串行”研制方式的比较合理的研制计划流程。  相似文献   
23.
环境减灾-1A卫星空间调制型干涉光谱成像仪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空间调制型干涉光谱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结合为环境与灾害监测测预报小卫星研制的超光谱成像仪总体方案,阐述了该类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设计方法,以及光学、机械、电子、定标和数据复原处理等环节的关键技术,给出了仪器在轨运行获得的部分超光谱数据,以及仪器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4.
《航天器工程》2017,(1):127-131
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高轨SAR)卫星集合了地球同步轨道和主动微波遥感观测的优势。文章分析了高轨SAR卫星在综合减灾中的应用潜力,包括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旱灾、雪灾等方面的应用。从减灾应用的角度,分别比较了高轨SAR卫星与可见光卫星和现有中低轨SAR卫星的优势。针对综合减灾应用,提出了4种高轨SAR卫星工作模式需求,包括灾害常规模式、单灾应急模式、多灾应急模式和区域灾害模式。文章的分析表明,高轨SAR卫星尤其适合于自然灾害的大尺度、全天时、全天候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25.
环境减灾-1A、1B卫星在轨性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减灾-1A、1B卫星是我国第一个具有严格成像视场匹配要求的光学对地遥感星座.经过在轨测试,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文章介绍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入轨后在轨测试的性能评估结果,对该星座后续业务化应用提供了宝贵数据.  相似文献   
26.
环境减灾-1A、1B卫星星座轨道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谭田  杨芳 《航天器工程》2009,18(6):27-30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对"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中的两颗光学卫星--环境减灾-1A、1B卫星进行了轨道和轨道控制方面的设计,对整个星座和两颗光学星的覆盖重访特性进行了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27.
环境减灾-1B卫星红外相机数据减灾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红外相机是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环境减灾-1A、1B(HJ-1A、1B)卫星的3种主要载荷之一,具有宽覆盖、空间分辨率相对较高的特点。文章介绍了以红外相机数据为主,并结合其他遥感数据在我国西藏东南部雪灾、华北地区雪灾、黑龙江火灾、中国北方大范围旱灾以及澳大利亚火灾等灾害预警、灾害监测和灾情评估等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红外相机数据在国内外雪灾、火灾、干旱等自然灾害的预警监测评估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环境减灾A、B星应用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综合减灾科技能力已成为各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08年9月6日,环境减灾A、B两颗光学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开展灾害监测有了稳定的卫星数据源,也是我国着力提高科技减灾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建设的第一步,A、B星成功发射以来,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积极组织开展运行管理与应用工作。一年来,针对环境减灾A、B星的特点,国家减灾中心联合国内外相关单位和领域专家,共同开展了环境减灾A、B星CCD、超光谱成像仪、红外相机数据处理与应用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应用表明,卫星数据稳定、"三合一"、大幅宽、高重访周期等优势使得环境减灾A、B星颇受用户的青睐。  相似文献   
29.
针对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有效载荷类型多、数据量大、各载荷成像约束不同等特点,根据多用户对图像质量、数据需求量、获取时效性的应用需求,设计了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常规成像模式、应急成像模式、特殊成像模式等各类成像模式,并进行了说明。在轨测试结果表明: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成像模式设计正确、合理。经卫星成像效能分析,两颗卫星两天时间内可对全国陆地区域进行覆盖性观测,并可对全球南北纬80°内任一目标进行观测。此文可为后续光学遥感卫星成像模式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环境减灾二号A/B(HJ-2A/B)卫星上搭载了16 m相机、大气校正仪、高光谱成像仪和红外相机4台有效载荷,主要执行中等分辨率下的800 km大幅宽对地观测和定量化遥感任务,因此高精度的辐射定标对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的数据处理和应用至关重要。为了保证4台成像体制各不相同的载荷能够满足在轨长期稳定的辐射响应精度,文章介绍了卫星对日定标、对月定标、偏航定标、载荷内定标等各种在轨辐射定标模式的设计方法,通过卫星获取的在轨定标遥测和图像数据,分析了卫星发射入轨后各种定标模式下遥测及相关定标数据。结果表明:各类型在轨辐射定标模式可以有效实现对4台载荷的辐射定标,获取的高质量辐射定标数据可以满足各载荷在轨长期稳定运行的辐射定标需求,可为后续光学遥感卫星在轨辐射定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