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347篇
航天技术   314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54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卫星应用》2006,14(2):16-16
2006年4月27日6时48分11秒,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研制的遥感卫星一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32.
太空对抗与太空武器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志澄 《卫星应用》2005,13(2):28-35
介绍了美国的太空安全战略和美军发展太空对抗的新动向。总结了国外对太空系统面临的威胁和太空对抗特点的普遍认识。讨论了太空武器化对国际军备控制的挑战。  相似文献   
33.
从战略高度分析了航天技术与航天产业的发展与趋势,分析了航天技术与航天产业的特点,并为中国航天产业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4.
由五院组团,科工委“921”办公室,上海航天局,航天医学研究所参加的赴俄培训参观考察团一行25人,于93年8月9日离京到莫斯科航空学院<国际宇宙培训中心>学习考察,历时三周。其间还参观了在莫斯科举办的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和俄罗斯化工机械研究所的真空环境试验设备。这次培训虽然是在莫航,但授课全部由能源联合体的工程技术专家担任,主要讲授了飞船总体设计和热控、安全性可靠性、仪表与照明、控制、结构、防热、机构、电源、生命保障、推进发动机等分系统设计,完全结合联盟号飞船的实际设计,联系了其它型号的飞船以及空间站的情况。这些专家都是俄航天领域的第一线研究设计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又以理论指导工作,使我们比较详细地了解了联盟号飞船的设计情况。讲课时结合实物,在莫航601教研室的实验室里有联盟号飞船的实物,这样针对性很强,比俄专家到北京来讲课要直观的多,可以边讲,边提问,边讨论,澄清了一些模糊认  相似文献   
35.
廖少英 《上海航天》1995,(3):30-34,48
从发展信息处理技术、勘察国土资源、监测国土环境和减轻自然灾害等七个方面,论述了航天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应用大量实例,分析了航天产业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认为航天产业是一支高经济效益的产业。最后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发展航天产业的经济效益,认为发展中国有利用航天技术发展国民经济是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36.
航天国际合作新型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开元 《中国航天》2004,(11):11-14
开展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是世界航天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发射航天器.建造空间设施.开发和利用太空.是技术高、投资巨、风险大的庞杂系统工程.有些项目单凭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是难以胜任的.或者一个国家综合权衡各种因素后认为单独上马某种航天项目是不合算的。因此.世界航天国家都把进一步加强航天国际合作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而开展航天国际合作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则主要取决于参与合作国家的政治因素、经济条件、航天技术发展情况以及合作中的主要需求。因此.合作模式是不拘一格、多种多样的.而近期主要出现了以下一些新型的航天国际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37.
二、一次性运载火箭的发展趋势尽管实现可重复使用是航天运载器技术发展的目标,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航天发达国家也在通过一系列计划推动这一目标的早日实现,但由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难度大,牵涉的关键技术多,所以近期还无法取代一次性运载火箭。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国仍会继续重视发展和改进一次性运载火箭,并以其为主执行各类航天发射任务。与此同时,各种型号的一次性运载火箭将在提高运载能力和可靠性的同时,着力降低发射成本。(一)航天发达国家的主流一次性运载火箭仍在纷纷更新换代,大直径、少级数和大运载能力是主…  相似文献   
38.
德国“陆地合成孔径雷达-X”卫星升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6月15日10:14,德国军民两用“陆地合成孔径雷达”(TerraSAR)卫星系统的首颗卫星——TerraSAR-X,由俄罗斯“第聂伯”火箭从拜科努尔顺利发射升空,这是德国继2006年12月19日发射首颗军用侦察卫星合成孔径雷达-放大镜-1(SAR-Lupe-1)之后的又一颗雷达成像卫星。按计划,卫星将在轨进行为期4个月的测试,并在11月份之前投入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39.
我国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梁守槃,2006年4月13日在人们的祝贺和赞誉中度过了他90岁的寿辰。梁守槃一生中有50年为航天事业的腾飞和发展不懈奋斗,特别是在领导研制导弹武器方面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满腔热情,为壮国强军的宏伟事业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40.
要想提高航天技术水平,在太空进行空间物理探测和新技术试验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实践"系列卫星肩负着这两重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