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72篇
航空   497篇
航天技术   79篇
综合类   79篇
航天   1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61.
基于马赫数分布规律可控的轴对称基准流场,使用流线追踪和截面渐变方法设计了进口截面形状非对称的类水滴形进口转圆形出口高超内收缩进气道,研究了设计参数横向位置d,纵向位置h和进口形状曲线参数a对性能的影响规律。在相同约束条件下对比了类水滴形进口进气道与常规矩形转圆、方形转圆进气道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设计点,所研究的设计参数对类水滴进口进气道总体性能影响显著;在捕获面积和内收缩比相同的情况下,类水滴进口进气道综合性能明显优于常规矩形转圆、方形转圆进气道。  相似文献   
162.
共形天线结构是一种将机载天线集成到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中的集承载、维形、隐身及通信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结构。本文采用对数螺旋天线作为内植传感器件,设计并制造了一种超宽频共形天线结构,通过面内压缩试验和三点弯曲试验对该型共形天线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考核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超宽频共形天线结构具有更优的力学性能。相对于未植入天线的复合材料夹层结构,超宽频共形天线结构的面内压缩刚度提高了112%,面内压缩强度提高了95%,结构压缩破坏模式由单纯的面芯分离变成了多个胶接界面分离和芯体剪切破坏的复合破坏模式,且强度分散性变大;超宽频共形天线结构面外弯曲刚度提高了26%,面外弯曲强度提高了17%,弯曲破坏模式由上蒙皮与芯体间的大面积面芯分离变成了压头下部局部蒙皮折断和芯体塌陷。  相似文献   
163.
本文利用层合板的本构关系及Kirchhoff经典板理论,分析正交各向异性单层板夹杂粘弹性阻尼材料的应力应变同中面横向挠度的关系,夹杂的粘弹性阻尼材料作为各向同性材料处理.横向切应力根据平衡方程推导得出,并满足应力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既考虑了面内应变能又考虑了横向切应力应变能.用Ritz法研究各应力分量的应变能.本文介绍基础理论及推导面内应变能.  相似文献   
164.
基于分形理论的混沌信号与噪声分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分维数和子波重构相结合的混沌信号与噪声分离方法,与以往出现的子波滤波方法和经典滤波方法相比较,该方法有如下特点;利用子波变换计算带观测噪声混沌信号的真实分数维,进而根据观测序列维数与真实维数的差值控制子波重构的参数,构造出混沌与噪声分离的自适应滤波器结构。仿真实验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5.
战斗机武器外挂投放与内埋投放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弹体外挂投放与内埋投放的区别,利用基于Menter SST湍流模式的改进延迟分离涡模拟(IDDES)方法以及重叠网格技术,分别对亚声速和超声速来流条件下,同一弹体外挂投放和内埋投放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亚声速和超声速条件下外挂投放与内埋投放弹体的下落规律。通过对比分析表明:亚声速和超声速来流条件下,内埋投放由于受舱体内强非定常流场以及舱体唇口剪切层的影响,弹体受很大的抬头力矩,弹体姿态角变化较大,投放特性劣于外挂投放。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弹射时给弹体一定的低头角速度,使弹体以低头姿态穿越剪切层,则可以大幅度降低剪切层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内埋投放弹体分离品质。  相似文献   
166.
航天器的内带电效应是影响其在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内带电效应的电流监测可以直接获得一手的内带电效应监测数据,也可获得反映引起内带电效应的高能电子充电环境的状态.针对近地中高地球轨道环境,基于国外电流监测数据并考虑可能遭遇的高能电子暴环境,分析获得了内带电效应电流的测量范围10 fA~500 pA.针对未来中高轨及木星、...  相似文献   
167.
内埋式弹舱舱门气动载荷计算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心有限体积法进行空间离散和四步Runge-Kutta显式推进方法进行时间推进数值求解了非定常欧拉方程;采用Delaunay方法生成内埋式弹舱舱盖打开时的非结构网格.数值模拟了内埋式轰炸机弹舱单开舱门在分别打开8°和45°时的复杂流场.通过对上述复杂流场的分析,发现作用于舱门的气动载荷具有使其趋向于关闭的特性,且有随打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8.
为了研究旁泄间隙(发射筒与隔板的间隙)对燃气弹射内外流场及内弹道特性参数的影响,采用Realizableκ-ε湍流模型,结合动态分层动网格及用户自定义函数(user defined function,UDF)技术,对燃气弹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旁泄间隙大小对燃气弹射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地面发射试验。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燃气弹射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旁泄间隙出口附近形成明显漩涡,旁泄间隙的增大会导致低压室压力与加速度峰值减小,并使试验弹出筒时间延长、出筒速度降低,但变化趋势呈现非线性特征。旁泄间隙从2 mm增大到6 mm时,出筒时间延长7.7%,出筒速度降低16.3%,可认为在此范围内旁泄间隙的影响幅度相对较小;但此后旁泄间隙的影响会显著增强,当旁泄间隙从6 mm增大到8 mm时,出筒时间延长20%,出筒速度降低35.8%,当旁泄间隙增大到10 mm时,试验弹到筒口速度甚至降为0 m/s。本文研究结果为燃气弹射装置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9.
针对尺寸参数摄动作用下滑阀副零位泄漏量的不确定性,建立了考虑参数摄动的滑阀副零位泄漏量数学模型,获得了尺寸参数摄动下的滑阀副零位泄漏量分布规律。进一步地,建立了工艺参数与零位泄漏量分布特征参数之间映射关系的Kriging代理模型,并基于代理模型利用Sobol法开展了零位泄漏量分布特性对工艺参数的全局灵敏度分析,最终为减小内泄漏量并提高一致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尺寸参数摄动下的零位泄漏量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工艺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滑阀副零位泄漏量分布特性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同时,相比轴向尺寸工艺参数,滑阀副零位泄漏量分布特性对径向尺寸工艺参数和节流边圆角半径工艺参数的变化更为敏感。滑阀副径向间隙最小值对滑阀副零位泄漏量平均值影响最大,而阀芯的节流边圆角半径最大值对滑阀副零位泄漏量的一致性影响最大。滑阀副内泄漏量实验结果表明零位泄漏量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与理论模型总体预测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0.
艾邦成  宋威  董垒  蒋增辉 《航空学报》2020,41(10):23809-023809
为满足新型有人或无人作战飞机高隐身、高速和高机动性等要求,作战飞机普遍采用武器内埋挂载方式。当高速气流流过内埋武器舱的空腔时,将引发边界层分离、舱口附近会存在复杂的剪切流动、舱内会产生极为恶劣的噪声环境等非定常流动现象,这些复杂的非定常流动现象严重影响内埋武器机弹分离相容性(ASSC)。首先,给出内埋武器机弹分离相容性的重要研究意义;接着,重点介绍内埋武器机弹分离相容性的研究进展;最后,论述和总结了国内外采用4种方法(理论分析与建模、风洞试验、数值模拟和飞行试验)研究内埋武器机弹分离相容性及其流动控制方法的进展,指出内埋武器机弹分离相容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