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51篇
航空   354篇
航天技术   156篇
综合类   54篇
航天   17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探头运动式极低风速标定系统密闭室洞壁干扰及前端壁扰动反射都可能对密闭室流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标定精度。采用运动重叠网格技术,用URANS方程数值模拟密闭室流场,考察密闭室侧壁干扰、前端壁反射对流场和标定的影响。选择有洞壁和无洞壁情形计算密闭室流场,比较两种情形下的速度场;对于密闭室前端壁扰动反射问题,选择有前端壁和无前端壁两种边界条件,计算密闭室流场,比较不同时刻两种情形下的速度场。结果表明:洞壁干扰和前端壁反射引起的速度场偏差对标定的影响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482.
塞块式量热计隔热结构的改进与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塞块式量热计的热流测量精准度,对其隔热结构进行了改进:将原隔热套改为中空结构,大幅度减小量热基体的不稳定侧向传热;设计了与改进隔热套匹配的封装壳结构,使量热计标定时的隔热特性能够完整保留至测试环境中。经数值计算和优化,确定了量热计各部件的较优尺寸,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热流标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塞块式量热计的测量准度和精度都有较大提高。风洞试验考核结果表明:单个塞块式量热计的重复性精度优于3%;不同塞块式量热计的个体差异小,在对称位置,测量偏差小于3%;与水冷戈登计比较,相同来流条件下测量偏差小于4%。

  相似文献   
483.

研制了一种包含球冠测热体和热防护罩的球头水卡量热计,建立了球冠测热体与测试水的流热耦合模型,基于该模型和热流标定试验分析了水道内水温分布特点及其对热流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道内测试水离受热面越近,水温越高,且沿水道径向的温度梯度越大;测试水质量流率越小,沿水道轴向和径向的温度梯度越大,热流计算结果因水温测点位置不同的差异就越大。设计水卡时应使热电偶尽可能远离受热面并靠近水道中轴线;使用前需进行热流标定,确定合适的测试水质量流率范围,获得准确的修正系数。试验结果表明,该球头水卡量热计能够应用于长时间、高精度、多状态的驻点热流测量。

  相似文献   
484.
赵友  赵玉龙 《遥测遥控》2023,44(3):78-85
六轴力传感器在智能制造、精密装配、运动医疗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以大量程六轴力传感器为研究目标,针对六轴力解耦测量和交叉干扰抑制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压阻式大扭矩动态六轴力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在传感器结构设计中,采用4个直梁式三轴力传感器组合的方式进行载荷分摊,满足大力值和大扭矩的测量需求;在三轴力传感器设计中,利用弹性体应力对称性分布的特点和惠斯通电桥平衡原理,布置传感器敏感电阻并组合成测量电桥,实现三轴力的解耦测量;根据六轴力传感器在三轴力和三轴力矩作用下的应力变化规律,采用矩阵解耦的方式实现六轴力解耦测量。  相似文献   
485.
对导弹弹翼进行面元划分,采用物理光学法进行考虑弹翼耦合效应的RCS计算,结合计算弹体后向散射的物理光学法和等效电磁流法,采用综合相位法建立一种考虑角反射器效应的导弹RCS计算方法。对角反射器模型进行计算并与文献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并对导弹模型进行RCS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弹翼的后向散射和耦合效应对导弹RCS的贡献在大部分角度范围超过弹身的贡献,在导弹进行雷达隐身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486.
热防护系统中六角蜂窝腔内的流动换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六角蜂窝腔内的流动换热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Ra数从500到105范围内侧壁绝热时蜂窝腔内空气的流动换热结果和机理,六角蜂窝的倾斜角度为0°、10°、20°、30°及45°,六角蜂窝的长高比H/L=0.75.数值计算方法采用有限体积的SIMPLEC算法,对流项采用二阶迎风格式进行离散,计算中考虑蜂窝腔内空气的物性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所计算的问题中如果采用Boussinesq假设将使得计算结果误差比较大.六角蜂窝腔内的空气流动换热机理的研究,对热防护系统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87.
针对火星大气环境下旋翼的气动建模问题开展了研究。首先,从火星大气环境研究入手,采用黏性涡粒子方法建立了火星大气环境下置信度较高的六旋翼无人机旋翼气动模型。然后,对火星不同大气密度、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旋翼气动性能与流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悬停和前飞状态下,火星多旋翼无人机旋翼的消耗功率均随火星大气密度的降低而增加,且在低密度区域增幅更加明显;在火星较低的大气密度下,为了满足拉力需求,旋翼桨尖涡增强,使得诱导速度增加,从而导致了旋翼消耗功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488.
秦日鹏  徐坤  陈佳伟  韩亮亮  丁希仑 《航空学报》2021,42(1):524244-524244
针对星球探测,设计了一种具有高度对称性的六足轮腿机器人。为适应星球表面的复杂环境,该机器人具有不仅在机身水平面内中心对称而且关于机身水平面对称的结构,同时能够通过腿部构型的变化实现两种运动方式:轮行模式和足行模式。机器人的膝关节采用双平行四边形的传动机构,克服了现有足式机器人膝关节平行四边形机构传动的奇异问题,增加了膝关节的转动范围,实现了单腿关于机身水平面的对称运动。设计了一种基于指数坐标在SE (3)空间上规划的自适应步态,机器人可以利用该自适应步态在没有视觉传感器和局部地图的条件下,仅依靠足底力传感器和机身的惯性测量单元,实现自主连续稳定的行走。利用该机器人结构的高度对称性,提出了一种倾倒恢复策略以适应星球探测过程中的需求。以Adams和MATLAB为虚拟的仿真环境,对六足轮腿机器人的运动模式切换、自适应步态及倾倒恢复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489.
490.
茉莉  晓范 《航空港》2012,(3):114-121
3月下旬开始,春茶就要开始采制了。春季里有适中的温度、充足的雨量,茶树们经了一个冬季的休养生息,就要为我们贡献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的春茶了。让我们静静地准备妥18般品茗好器,选一把最钟爱的茶壶,等待那一口好茶的来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