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63篇
航空   551篇
航天技术   179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1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21.
322.
讨论了测量微型飞行器转动惯量和惯性积的一种方法。利用改进的复摆法,通过测量复摆在不同摆长和不同相对角度下的摆动周期,推算微型飞机的质心位置、转动惯量、惯性主轴位置和惯性积。文中给出了详细的推导过程和测量机构的原理设计。  相似文献   
323.
324.
上海新跃仪表厂(上海航天局第八○三研究所)长期从事导电塑料的研制和产品开发,依靠航天技术,研制和生产了各种用途的导电塑料电位器和传感器。  相似文献   
325.
应用螺旋理论分析一种二自由度球形五杆并联机构的运动螺旋及其反螺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自由度。建立其位置正、反解方程,并进行验证。应用螺旋理论建立了其一阶影响系数矩阵。  相似文献   
326.
本文围绕冲压发动机电液等α燃油调节系统,介绍了它的研究、试验情况。对系统的调试结果也作了相应的分析。文章还在提供了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将电液调节系统应用于冲压发动机调节上所应考虑的有关问题及解决途径。诸如,不同工作介质对系统品质的影响以及系统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问题都作了分析。因而,也就为采用电液调节系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27.
利用三站测量R确定空间目标位置迭代过程中,位置的收敛点经常在地表以下,本文导出真实点的解法,并给几何解释。  相似文献   
328.
疲劳寿命受到材料内部缺陷的制约,可以通过电位法试验获得微缺口试样的疲劳裂纹扩展规律,进而分析缺陷对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在试验前,需要预先研究试验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研究了电流输入点位置和电势差测点位置对试验精度和试验复现性的影响,计算得到不同裂纹前缘形状对应的电位法校核曲线。结果表明:(1)电流输入点位置位于试样平行于裂纹面的上下表面时,可以保证试验的复现性。(2)当测点位于裂纹面的垂直对称面上,且测点距离裂纹面垂直距离为0.06~0.1倍试样宽度时,可以同时满足测试精度和复现性。(3)当裂纹宽度和裂纹深度的比值3时,可以不考虑裂纹前缘形状对校核曲线的影响,当裂纹宽度和裂纹深度的比值≤3时,裂纹前缘形状对校核曲线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29.
李臣  孙培廷 《推进技术》2020,41(11):2613-2622
为了研究大型船舶在航行中翼帆对其推进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建立了一种双元素翼帆模型,并采用雷诺平均N-S方程在定常和非定常工况下对襟翼几何参数变化的模型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双元素翼帆气动特性的改变体现了襟翼旋转轴位置、襟翼偏转角以及缝隙宽度之间的非线性耦合作用。襟翼旋转轴位置的前移实际上是增大了缝隙宽度,进而增加了流过缝隙的流体,避免了主翼尾流的流动分离。然而,襟翼旋转轴位置的前移距离也受到襟翼偏转角的限制,在襟翼偏转角为25°、攻角为6°,当襟翼旋转轴位置由90%前移到85%时,襟翼吸力面发生了大尺度流动分离。襟翼旋转轴位置不宜过于靠前或靠后,当相对缝隙宽度为2.4%时襟翼旋转轴位置为85%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30.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Block IIR-M和Block IIF卫星具备可编程功率输出能力, 可以灵活增强单个信号分量的发射功率。为了系统评估GPS P(Y)码的功率增强能力, 对弹性功率的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提出了GPS信号功率增强的监测分析方法, 利用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GMAS)和国际GNSS服务(IGS)监测站数据、高增益天线监测数据、事后精密星历对GPS增强P(Y)码的覆盖性及星座性能、空间信号和用户端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持发射总功率和民用信号功率不变的情况下, Block IIF和Block IIR-M卫星的L1 P(Y)码和L2 P(Y)码功率相比正常水平分别增强约6 dB和5 dB;在功率增强信号覆盖区内仅利用19颗增强卫星进行双频单点定位, 位置误差不大于15 m(95%);当可见增强卫星数为6, 增强后的P(Y)码载噪比为55 dB·Hz时, P(Y)码之间的多址干扰引起的等效载噪比下降量为0.4 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