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航空   668篇
航天技术   189篇
综合类   196篇
航天   18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邢昱阳  孙冰  宋佳文 《推进技术》2018,39(2):380-387
为了设计和优化适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的热障涂层,应用ANSYS的热-结构分析功能,对再生冷却推力室-热障涂层系统进行了热结构有限元分析,得到在不同涂层覆盖下,推力室壁中的温度场和应变场,并通过对热障涂层中应变场的分析,研究不同涂层发生分层剥落的关键位置以及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陶瓷层厚度较大的YSZ+Ni Cr Al Y涂层拥有更优异的性能,使推力室壁在热试阶段的最大应变量减少约36.1%;工作循环中,涂层与推力室壁的接触面上会产生较大的应变量,最终有可能导致涂层剥落失效;粘结层能缓解涂层与推力室壁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使陶瓷层在热试阶段的最大应变量减少约80%。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介绍一种粒子图象电影测速技术,该技术采用机械调制装置及光学透镜,将连续输出的氩离子激光调制成周期性脉冲片光源序列,并与快速照相枪匹配,可以连续拍摄流场一个截面上随时间发展过程中不同瞬态的一系列两次或多次曝光的粒子图象底片,因而不仅可以取得流动一个截面上的瞬时二维速度场,并且可以获得该流动截面速度场发展的时间历程,为定量研究非定常流动随时间的发展特性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3.
提出了一种能补偿环境影响的、插入光纤传光介质的新型微位移测量系统,介绍了其灵敏度的测量结果。由于采用并行双通道的结构,系统具有高准确度、抗干扰等特点。该系统适合于微位移(纳米级)测量,可用于检定其它高准确度位移传感器、几何量定位、微细加工表面轮廓测量以及转换成微位移量或光程差的其他物理量的测量。  相似文献   
104.
从解带顶盖的半球形90°静电分析器关于势分布的Laplace方程开始,建立了荷电粒子在分析器中的运动方程,确定了以时间为参量的粒子运动轨道,引出了传输函数和几何因子的表达式,从而提供了一套适用于带顶盖的半球形90°静电分析器的模拟方法.为了使用方便,给出了传输函数和几何因子的尺度性质.所编制的程序特别地被应用于Sablik等的分析器原型,在现在的模拟结果和Sablik等的结果的对比中,评估了本文描述的模拟技术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05.
李俊林  周逸浩  杨铖  沈岩 《推进技术》2023,(12):222-229
为消除场致发射电推力器(Field emission electric propulsion,FEEP)羽流发散角度过大给推进器寿命和可靠性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了聚焦电极阵列空间位置对羽流聚焦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法给出了最优电极分布。通过数值仿真对FEEP的离子运动过程建模,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电极阵列进行研究,关注其在不同空间位置下的聚焦效果,得到了离子出射半角分布和推力大小。结果表明,聚焦极的位置决定了羽流的聚焦效果,其次是提取极和加速极;聚焦极径向距离发射极1600μm,且提取极径向和轴向坐标为(800μm,500μm)时能得到最优的聚焦效果。本文验证了正交试验方法在聚焦电极阵列设计上的可行性,同时还为聚焦电极阵列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和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6.
聚变推进技术凭借其能量密度大和高比冲等显著优势,在深空探测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三种前沿聚变推进装置(反场构型感应驱动金属衬层压缩聚变推进探测器、梯度场内爆衬层聚变推进探测器和普林斯顿反场构型直接聚变驱动探测器)的研究进展,从聚变堆设计原理、深空探测任务参数与实验进展等角度,对三种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7.
以用于飞机尾翼控制的液压作动筒位移传感器测试为例 ,介绍了其测试系统设计的方法 ,以及实际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利用VB高级语言编制界面及数据处理的优越性 ,结合C语言可对计算机底层硬件端口编程控制的优势 ,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现了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的程序设计。该方法有较好的通用性 ,对其它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紧缩场反射面板热变形的适应性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季节的变化,紧缩场反射面板的温度在15~25℃之间变化.热变形量往往超出允许的误差.利用Marc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紧缩场在温度、重力和反向力等作用下的变形.针对变形最严重的工况下的变形,用最小二乘法对变形后的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曲线拟合,得出与变形后的反射面相一致的新的母线方程和焦距.仿真结果表明调整馈源位置,能够适合于面板焦距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9.
利用2004年地磁西向电急流 AL指数, 亚暴电急流AE指数和场向电流AF指数来确定亚暴起始, 并与2004年亚暴极光起始进行对比. 研究发现, 如果以极光亚暴起始为时间零点, 亚暴的西向电急流AL起始和电急流AE起始主要分布于-5~+6 min的时间范围内, 但在-9~+9 min的时间范围内也有个别事例. 场向电流 AF 起始分布较宽, 可以分布于-8~+7 min的时间范围内. 平均西向电急流AL起始, 电急流AE起始和场向电流AF起始分别为0.5, 0.5, -0.1min. 通常西向电急流AL起始与极光起始同时的概率最高, 而多数情况下电急流AE起始和场向电流AF起始提前极光起始1min. 这些地面磁场指数确定的亚暴起始分布, 随着亚暴强度的增大(即最小AL指数减少, 最大AE指数增大, 最大AF指数增大)而向极光亚暴起始靠近. 对于5个超级亚暴来说, 其西向电急流AL起始和电急流AE起始都发生在极光起始之前. 这些结果说明对于大亚暴, 电急流的增加要早于极光爆发.   相似文献   
110.
针对混响室搅拌器的优化问题,建立了混响室仿真模型,分析了搅拌器叶片不同夹角和不同边长比对混响室场均匀性的影响,得到了叶片较优夹角和较优边长比。通过对仿真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得到搅拌器叶片夹角和边长比对场均匀性影响的权重关系。该结论为混响室搅拌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