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1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68篇
航空   847篇
航天技术   461篇
综合类   169篇
航天   4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雷虎 《西南航空》2011,(12):102-104,106
飞行,是一项挣脱地心引力的运动,无论是卫星还是空间站,都是人类的飞天梦想的缩影,向来被看成梦想的代名。近期,与飞行有关的最热门事件,莫过于中国神八一飞冲和美国卫星坠落地球。起飞代表理想的升腾,落地代表梦想的破碎,飞行总是笑容与眼泪相随。而飞行电影,只负责把这一起一落间走完的生命里程,浓缩进90分钟的胶片中,让人在光与影中为梦想欢呼或者唏嘘。  相似文献   
62.
Steed 《飞碟探索》2014,(2):32-33
外星人最近确实有点忙,好像总是故意在地球人面前露出马脚,狂刷“存在感”。当然,拜科技进步所赐,现代人类寻找外星人的手段越来越先进,门槛也似乎越来越低,寻找外星人的人自然就越来越多了。先来看看人们爱使用哪些手段寻找外星人吧。  相似文献   
63.
<正>日前,美国《时代》周刊评出了2013年十大"太空时刻",不知您感兴趣的有哪些?"旅行者"1号飞到太阳系边缘2013年7月,美国航宇局宣布,1977年9月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经位于太阳系最外围的疆域,即将进入星际空间。"旅行者"1号将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离开太阳系的人造物体。"旅行者"1号上带有一张"金色唱片",记录着有关人类以及地球的图像、声音和其他信息。  相似文献   
64.
古埃及的文明和尼罗河的泛滥有密切的联系。古埃及人很早就发现,尼罗河泛滥与太阳、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升起同时发生。他们把这一次黎明前天狼星从东方升起,到下一次黎明前天狼星又从东方升起之间的时间定为一年,并把黎明前天狼星升起的这一天定为岁首,叫作狼星年。狼星年的长度是365.25天。与今天的数字365.2422天很接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是现行公历的祖先。  相似文献   
6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引发了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在军事领域,赛博空间作为一个新的作战空间,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66.
67.
刘剑 《飞碟探索》2011,(8):48-49
温室和阳伞效应的平衡与失调 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格外关注和热烈讨论。虽然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对流层造成的影响,破坏了大气自身温室与阳伞效应的平衡,可能是导致气候发生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8.
吴雨霖 《飞碟探索》2011,(11):58-58
目前已有地质学家在讨论,地质世代中是否应加入人类世。虽然人类影响地球至巨毋庸置疑,但在是否足以称为人类世上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69.
钱丹 《飞碟探索》2011,(6):31-31
十年前英国《自然》杂志刊出62页的长文《人类基因组初步序列和分析》,标志着人类基因定序计划的初步成就,近年《自然》杂志为此一专文发表的十周年,特别刊出社论和20多页分析专文,展现出对人类基因定序计划的一种乐观信念,其社论标题《最好的还没来》,也呼应了当期《自然》杂志封面上的大标题:《未来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70.
大学生群体作为我国劳动力队伍中的精华,其就业本不应该有多大问题,但实际上却出现就业难现象.尽管说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但真正的深层影响因素是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制度中的深层矛盾与问题,具体反映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为大学生群体提供的就业环境较为苛刻,以及近几年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致使出炉"产品"质量不佳,与现实经济社会实际需求间不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