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8篇
航空   374篇
航天技术   374篇
综合类   125篇
航天   29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2 毫秒
51.
设计     
《航空港》2012,(10):46-49
座椅:GLOVE CHAIRGlove Chair,形如其名,手形的外观设计温润优雅,让人感觉到舒适贴合的坐感。时尚的椅子后背设计与上等皮革的座椅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这款座椅如同艺术品一般绽放出优雅的魅力,由Terence Conran精心设计而成。  相似文献   
52.
基于机载中央维护系统(CMS),提出了飞机维修信息管理系统(AMIMS),以进一步提高飞机的安全性,降低维修和运行成本;并详细讨论了AMIMS的组成、功能、关键技术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3.
 首先指出多因素引起的突发性灾难事故现仍偶有发生,虽然其发生次数不多,但性质是严重的。阐明多因素失效灾难性事故的预防方法,提出有工程实际意义的截断事故链中关键链的概念与方法,提出与建立针对多因素失效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并提出如何在飞机上建立相应的健康监控设施及其算法。  相似文献   
54.
文章从介绍平流层飞艇的结构健康监测定义入手,说明了该系统研究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工作原理。在分析平流层飞艇运行环境和结构可能的损伤模式的基础上,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对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方案展开了研究,探讨了平流层飞艇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的一些关键因素,为今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今年是国际空间站发射十周年纪念。十年历程,一个符号,神话般地记录着人类航天的勇气与执着。国际空间站从1998年发射第一个组件开始至今,在美、俄两国为首的十几个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以燕子衔泥造窝般的耐心在太空组建起一个供人类长期试验和居住的"行宫",将人类活动长居梦想定格在大气层外。虽然它的组建和运行不是一帆风顺,虽然它的下一步走  相似文献   
56.
太空出舱活动是人类航天史上尤其是载人航天发展史上的壮举。它既体现了破茧而出这一漫长过程的艰辛,又绽放出化蝶为舞时那一刹那的绚烂;既浸透着毕业时典礼般的狂欢,又承载着从幼年走向成熟那种仪式般的庄严。在上篇中我们简要回顾了苏美两国的科研工作者对于太空出舱的大胆设想以及他们为了这一设想的实现所做出的艰辛努力。在下篇里,我们将着重介绍出舱航天服的设计和对于两种出舱方式的思考,并泼墨记录前苏联史上第一次同时也是人类史上的第一次太空出舱全过程。  相似文献   
57.
《航天》2011,(10):F0002-F0002
9月15日,美国航宇局公布了一种新型运载火箭的设计方案,可以把航天员送往火星或更远的目的地。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将太空探索目标瞄向火星探索,而不是重登月球。  相似文献   
58.
张叶  李琳 《航天员》2014,(5):24-28
众所周知,彗星,是太阳系里最古老、最原始的天体,它的物质构成与太阳系形成前的星云类似,也因此彗星一直被看作是太阳系的活化石,更是能够帮助人类开启太阳系和地球生命研究的一把钥匙。所以,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就从未停止对彗星的探测活动。  相似文献   
59.
尹怀勤 《航天》2010,(12):44-47
2010年5月21日,日本首个金星探测器"黎明"号发射升空,预示着人类对金星的探测翻开了新的一页。那么,人类对金星的认识情况和今后的航天探测动态到底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60.
1.关于载人航天的争论 自人类首位飞天英雄加加林遨游太空以来.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地球的使者阿姆斯特朗代表人类首次登上月球.距今也快满40个年头:由美国、俄罗斯牵头、6方16国联手建造的、纵横百余米、重达400多吨的国际空间站.经过10年艰难运作.终将于两年内竣工.并投入运营。尽管载人航天取得了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