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122篇
航天技术   301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40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微波遥感从定性向定量发展,遥感器需要定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定标由内定标系统、外定标场、定标成像处理组成。本文只讨论内定标系统的设计。论文首先综述了已有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内定标系统并作了分析比较,然后介绍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有使用T/R组件的相控阵天线时内定标系统设计的2个方案。  相似文献   
172.
《空间电子技术》2004,1(2):34-34
据中国航天报6月1 6日报道,由八院抓总研制的风云一号D星,自2 0 0 2年5月1 5日发射成功以来,在轨运行已超过了两年。该星的设计寿命为两年,按照该星飞行试验大纲要求,在该星在轨运行达到两年寿命期的时候,必须对卫星进行第二次在轨测试。最近,由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组织各有关单位,对卫星进行了第二次在轨测试。专家们对卫星多方面测试后,认为该星在轨运行两年后,功能和性能符合任务书要求,超过寿命期后仍能在轨运行,是一颗高质量和高可靠的极轨气象卫星。从在轨测试总结报告来看,该星无论从卫星轨道、卫星姿态、遥感仪器、传输信道,还…  相似文献   
173.
具有星间链路的星座相位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艳  张育林 《宇航学报》2004,25(6):669-672,689
通过分析星座空间构形的变化规律,综合考虑星座空间构形对地面覆盖特性、星间链路、空间测量精度以及工作性能的影响,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星座相位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全球覆盖星座进行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4.
卢国兴 《上海航天》2004,21(4):60-63
为消除风云一号(FY-1)气象卫星星栽天线间的耦合,对天线间距离和极化形式对天线隔离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试验,认为前者是影响星栽天线间隔离度的主要因素。据此,采取了利用卫星整流罩空间,选择天线极化方向、设置隔离器和滤波器抑制电磁干扰等综合措施来提高FY-1卫星天线间的隔离度。最终测试表明,所设计的天线系统布局合理,整星状态下天线电性能满足任务书要求。  相似文献   
175.
袁越 《中国航天》2000,(4):29-30
美国航宇局的近地小行星交会 ( NEAR,简称“尼尔”)探测器 2月 1 4日在茫茫太空中多游荡了一年后 ,终于进入了围绕爱神星小行星运行的轨道。这是人类制造和发射的航天器首次成功地进入围绕小行星运行的轨道。在此之前 ,人造航天器已进入过6个太阳系内天体的轨道。这 6个天体分别是地球、月球、太阳、火星、金星和木星。尼尔的成功入轨 ,使爱神星成了第 7个有人造航天器环绕其飞行的天体。首次尝试尼尔是美国航宇局在其低成本行星科学探测计划——发现计划下发射的第一颗探测器 ,重80 5公斤 ,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学实验室设计和建…  相似文献   
176.
朱毅麟 《上海航天》2001,18(1):31-34,38
介绍了国际机构间碎片协调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地球静止轨道(GEO)空间碎片问题的研究结果和碎片处置的建议,主要内容包括:GEO与GEO环的概念、EGO上物体现状,EGO空间碎片处置的基本原则和8条具体处置措施建议。该建议已于2000年2月提交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技小组委员会第37届会议。  相似文献   
177.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ScanSAR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星载扫描波束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可以扩展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一次通过观测地区时的观测带宽度。对ScanSAR成像的天线波束位置数目,扫描角度范围和方位分辨率等性能进行了分析,阐述了ScanSAR的某些设计考虑,并介绍了若干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8.
介绍了能够获得高分辨率地形信息的三维成像技术,着重讨论把合成孔径雷达技术(SAR)和微波相干仪技术结合在一起的inSAR技术。阐述了inSAR的工作原理及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最后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9.
整星主动隔振平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整星隔振是降低作用于卫星的振动载荷的有效方法。在被动隔振的基础上施加主动控制可以提高隔振系统性能,实现全频带隔振。首先介绍了整星隔振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根据运载火箭的特殊环境要求确定了整星主动隔振平台方案。然后本文对隔振平台的各种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对平台的冗余和重构问题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被动隔振相比主动隔振平台有更好的低频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180.
子力 《中国航天》2000,(1):20-21
日本H2型运载火箭1999年11月15日在发射多功能运输星(MTSAT)1时,因第一级故障而失败。这次失败对于极力想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的日本来说是一次重大打击,也引发了舆论对日本航天部门的批评。一家报纸评论说,此次失败不仅反映出宇宙开发事业团的工作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