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8篇
航空   1056篇
航天技术   111篇
综合类   115篇
航天   7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构成的性能差异的叠层构件在飞机机翼和尾舵中应用广泛,叠层构件装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铆接或螺接孔。在这些航空产品装配制孔中,最佳的工艺是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叠层构件上同时加工出所需要的铆接或螺接孔,这是确保叠层材料构件产品连接强度、刚度和安全性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结构特点和2种材料性能的巨大差异,制孔质量难以保证并且刀具磨损剧烈。特别是随着飞机自动制孔技术的发展,其关键技术之一就是要求在装配过程中采用一道工序同时高效加工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钛合金以及铝合金等完全不同性质的材料。  相似文献   
92.
高效加工是以高速加工技术和切削工艺优化相结合的新工艺,是解决航天复杂整体结构件的关键技术。高效加工技术的特征是加工过程中的高材料去除率和短的单件加工时间,并通过切削参数优化,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93.
在民机研制过程中,有效地实施重量控制对于项目的成功非常关键。飞机超重不仅会导致设计和运营成本的增加,也将无法实现既定的商载和航程等设计指标。从各部门与重量控制工作的联系出发,结合某型民用飞机的设计实践,介绍了产品联合研发团队(IPDT)模式下重量控制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常用的减重方法,为民机的重量控制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4.
正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中国航天领域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中心,首任所长姚桐斌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研究所主要从事航天及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工作,承担着大量航天产品研制、生产任务,拥有丰富的复合材料设计、加工、生产经验,以新颖独到的材料工艺设计方案为火箭、卫星及其他高技术领域提供了更轻、更强及特种功能的部件。研究所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复合材料成形与加工工艺技术中心、无损检测工艺技术中心、焊接工艺技术中心、表面工程工艺技术中心;建有先进功能复合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5.
为了控制重点型号技术状态,保证型号工程研制质量,从飞机研制开始编制型号飞机和新成品型号专用规范的统一要求,指导各单位编制型号专用规范,初步实现了型号研制规范化设计、试制和试验,提高了型号研制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了型号标准化工作与型号研制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标准化在型号工程研制过程中的指导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6.
IGS电离层产品在双向时间频率传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GS组织提供的全球电离层资料对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中的电离层误差进行修正。IGS提供特定时刻、固定经纬度网格点上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对该电离层资料首先进行空间四点网格内插,然后利用双线性内插得到电离层穿刺点所需时刻的总电子含量,最后将得到电离层数据经过处理用于双向时间频率传递修正。结果表明:电离层对C波段的影响在(0~0.5)ns范围内,这对亚纳秒量级的时间比对是必须考虑的。IGS提供的电离层产品适合应用于双向时间频率传递,具有方法简单、准确度高和价格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97.
天绘-1立体测绘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搭载了全色分辨率2m、多光谱分辨率10m和三线阵测绘(也叫立体测绘)分辨率5m的相机各1台。天绘-1的01、02星分别于2010年8月24日、2012年5月6日成功发射,两颗星同时在轨运行。目前,已获取海量国内外有效数据(单景云量小于20%),覆  相似文献   
98.
针对传统制造系统可靠性评价不考虑加工过程产品质量数据,无法对制造系统可靠性进行及时准确的建模分析,提出了基于过程质量数据的制造系统可靠性建模分析方法.首先,在给出了包含制造产品质量的制造系统可靠性新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制造过程中关键质量特性检验数据和制造系统组件的退化故障数据等过程质量数据对制造系统可靠性建模的影响,从而明确建模需求.然后,首次提出了基于产品合格概率和制造系统组件退化失效率的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最后,通过某盖板的加工系统的可靠性建模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方便地利用制造阶段的质量数据更准确地估计出制造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
机械产品装配关系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机械产品装配结构和装配关系描述问题,提出了面向机械产品装配过程的"装配树"概念.以设计装配图、产品结构树为基础,结合装配过程、装配层次结构和装配顺序特征构建了"装配树"模型,并解决了产品结构树的功能延伸和描述完备性问题.在产品"功能-结构"映射关系明确的前提下,提出了以产品功能为中间转换载体的装配树层次结构建模思路,给出了"装配树"构建方法和步骤.最后以某型柱塞式喷油泵泵油系部件装配树构建为例,验证了"装配树"概念的可行性和构建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0.
产品改造与价值工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当代世界市场竞争的新形势,文章强调了价值工程活动的整个过程要以国内外最先进的产品为比较对象,进行产品创新的观点。并以此观点为基础,提出了在产品创新中实施价值工程的“改进的功能成本法”。该方法的核心是以企业内外最先进的产品功能和成本比为比较基准,进行功能和成本系数评价,找出基本不必要成本和企业不必要成本,并以消除不必要成本和提高产品功能为目标,大幅度提高产品的价值系数,创造新产品。文中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