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71篇
航空   333篇
航天技术   166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7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radual solar energetic particle (SEP) events are evidently accelerated by coronal/interplanetary shocks driven by coronal mass ejections. This talk addresses the different factors which determin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ccelerated ions. The first factor is the set of available seed populations including the solar wind core and suprathermal tail, remnant impulsive events from preceding solar flares, and remnant gradual events. The second factor is the fractionation of the seed ions by the injection process, that is, what fraction of the ions are extracted by the shock to participate in diffusive shock acceleration. Injection is a controversial topic since it depends on the detailed electromagnetic structure of the shock transition and the transport of ions in these structured fields, both of which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or determined theoretically. The third factor is fractionation during the acceleration process, due to the dependence of ion transport in the turbulent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djacent to the shock on the mass/charge ratio. Of crucial importance in the last two factors is the magnetic obliquity of the shock. The form of the proton-excited hydromagnetic wave spectrum is also important. Finally, more subtle effects on ion composition arise from the superposition of ion contributions over the time history of the shock along the observer’s magnetic flux tube, and the sequence of flux tubes sampled by the observer.  相似文献   
2.
陀螺随机漂移率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捷联惯导系统中多个陀螺初始常值漂移的测定和补偿。所谓“常值漂移”是指固定不变的漂移和一部分在各次启动时都不相同的并随时间缓慢变化的“随机常值”。本文采用“双位置(测漂)法”可以测出两个角速度陀螺沿载体系X_b,y_b和z_b测量轴的常值漂移。经过仿真证明,这一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5.
空间飞行体与等离子体在压缩区内的非稳态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空间飞行体在运动过程中,其前端压缩区内飞行体与等离子体的、非稳态相互作用问题,得到了在强天线辐射源高频场作用下的控制方程.通过计算表明,飞行体上的天线可作为调制不稳定性的激发源,在等离子体中激发起很强的电磁孤波.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地球弓激波前内背景电子速度分布函数为平顶形式时的透射离子横场流静电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在超临界(Alfvén Mach数M_A>3)准垂直激波区(激波法向与行星际磁场之间的夹角75°)情况下,透射离子流产生的静电不稳定性增长率峰值要比电子速度为Maxwell分布时更加显著,并满足动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7.
电离层峰区的等离子体漂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垂测数据、利用伺服模式讨论了中低纬上空电离层峰区等离子体垂直漂移速度的日变化形态及其随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等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漂移速度的凌晨凹陷与日出凸起现象,指出了可能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W型发动机双轴摆动故障的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DPF-2型控制系统在W型发动机上的应用,分析了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双轴摆动现象,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采取措施解决了该发动机双轴摆动故障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该研究对进一步完善该型发动机的燃油控制系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现有亚暴的中性线模型其源区在赤疲乏面上离地球太远;以GEOS-2的观测资料为依据,提出了亚暴膨胀相的一个近地触发模型-气球模不稳定性模型,该模型认为,在增长相期间到达R≈(6-10)RE的近地等离子体片内边缘区,出现指向地球方向的离子压强梯度,越尾电流强度增大,磁力线向磁尾拉伸。当等离子体片变薄,电子沉降增强,极光带电离层电导率骤增时,气球模不稳定性在近地等离子体片内边缘区被激发,场向电流  相似文献   
10.
顾仲权 《航空学报》1990,11(3):188-193
 <正> I_B 桨叶绕垂直铰的转动惯量I_(?),I_(?),I_(?) 机身绕过其重心O的x,y,z 轴的转动惯量ι 桨叶长度m_B 单片桨叶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