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47篇
航天技术   38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6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简要介绍正温度系数(PTC)效应,分析PTC陶瓷的电阻-温度、电压-电流和电流-时间三大特性;论述PTC陶瓷元件的工艺过程,并给出生产的工艺过程框图。对PTC陶瓷元件的应用领域、应用前景和销售市场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空间能量粒子探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空间能量粒子探测的原理和方法。介绍了国外在能量粒子探测方面所采用的半导体望远镜测量法、电场加速法、磁偏转法等方法,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就制约能量粒子探测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讨论。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探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半导体致冷器的性能特征,介绍了发射车调温系统的结构组成和特点,并提出获取半导体致冷器最佳工作电流和调温系统最大致冷量的解决途径,同时着重讨论了几点具体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电阻式传感器的核心部件——电阻应变计是目前最常用的应力分析的敏感元件。也常用于测量力、压力、扭矩和加速度等物理量。作者简要回顾了电阻应变计的发展历史,介绍了电阻应变计的结构、分类及现状,展望了电阻式传感器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InSb磁敏电阻角位移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分析了InSb磁敏电阻的工作原理,讨论了利用偏置磁场作用于半桥磁敏电阻构成转动速度及位移传感器的测试原理;针对半导体材料对温度十分敏感的特点,提出了利用浮动零点跟踪技术测试齿轮转速的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航天员》2010,(5):F0003-F000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771研究所始建于1965年10月,地处古都西安,是全国唯一的集专用微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和混合集成电路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大型专业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485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300余人。45年的发展中,771所创造了我国计算机和集成电路发展史上的"十个第一",成功参加了以神舟飞船、嫦娥一号、二号探月卫星等为代表的780余次国家重点工程研制及发射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崛起与腾飞作出了重要贡献。共取得科研成果2000多项,其中国家级40项,省部级240项。  相似文献   
8.
刘君  郭彦珍 《宇航计测技术》1998,18(4):24-28,40
介绍一种以线性调频半导体激光为光源的衍射光栅干涉仪。激光与光栅上衍射的±1级衍射波会合,由于有光程差而发生光拍频,测量拍频信号的相位移则可测得光栅的位移。设计了一种克服激光波长漂移和空气折射率变化影响的对称差动光路,使这种方法达到实用化的程度,分辨力达到纳米级。此外,还介绍了应用于接触干涉仪的实验情况。  相似文献   
9.
基于FDUC模型和Ⅲ-Ⅴ族元素共价半径不变的假设,本文出了Ⅲ-Ⅴ族固溶体中原子近邻和次近邻的键长表达式。这套键长表达式除依赖于四个Ⅲ-Ⅴ族元素的含量(x,y)外,只与四个纯化合物的晶胞参数或这四个Ⅲ-Ⅴ族元素的共价半径有关。而且也含盖了相应的伪二元固溶体的情况。本文还对其他的理论模型作了进一步的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1876年,两位英国科学工作者亚当斯和戴首先发现:用硒半导体可以把太阳光直接转变成电能。尽管这种转变的效率只有1%,即用100瓦的太阳光能只能得到1瓦的电能,但这仍然是一个历史性的发现和突破!太阳光能的转变效率至今仍停留在20%的水平上,预计不久可提高到3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