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0篇
航空   125篇
航天技术   20篇
综合类   26篇
航天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滑跃式高超音速巡航飞行器设计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外滑跃式高超音速巡航飞行器的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了高超音速巡航飞行器的概念设计,对滑跃式高超音速巡航飞行器总体方案提出了设想。选择乘波构型建立了滑跃式高超音速巡航飞行器的气动布局,采用Euler方程数值解法Dahlem-Buck公式和切楔法对气动布局的亚、跨、超、高超音速气动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由结果可见,建立的气动布局可满足总体方案设想中飞行任务要求。对滑跃式高超音速巡航飞行器的动力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采用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RBCC)方案所需的燃料消耗。由初步分析计算结果可见,对于Ma≈10的滑跃式高超音速巡航飞行器,采用RBCC作为推进系统,可满足总体方案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2.
针对推力矢量控制的远距鸭式布局无人侦察机,建立了垂尾和鸭翼在不同安装位置的气动对比模型,并利用CFX模拟各方案巡航状态的流场特性,分析了当鸭翼和垂尾安装位置对无人机气动性能的影响,同时依据推力矢量控制的原理进一步讨论垂尾位置对推力矢量直接力控制稳定性及精确性能的影响,总结出远距鸭式布局推力矢量控制的无人侦察机的几点设计经验,以期为相关设计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73.
飞机性能的提高、油价的上涨以及各国对环境保护的更加重视都要求飞机具有更高的升阻比。本文针对飞机减阻的主要途径,对飞翼/翼身融合布局、盒式翼/联接翼布局、层流翼布局等典型高升阻比气动布局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4.
依托扬州泰州机场和浦东国际机场对飞行区布局仿真分析方法进行探讨。采用专用的机场和空域仿真模拟软件,对不同交通量下的单跑道机场和多跑道机场飞行区布局进行分析。模拟了飞机降落、滑行、停靠、下机、登机、滑出、起飞等过程。当扬州泰州机场的高峰小时起降架次为12架次以内时,飞机的平均总延误不超过4rain。浦东国际机场的高峰小时为51架次时,飞行区的平均延误量为61s;高峰小时起降架次为134次时.飞行区的平均延误为344S。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离散型企业制造执行系统功能分析,以离散型机械制造车间为应用对象,提出了机械加工企业建设MES的系统框架及主要建设内容,并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提出了解决方法。通过系统实施,实现了图形化的计划排产、零部件的全流程追踪功能,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车间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及生产决策,并为车间后续的无图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为了在支线飞机设计中利用非常规布局的优势提高其性能,同时避免其所带来的问题,提出基于飞翼的非常规/常规融合布局。首先介绍运输类飞机非常规气动布局飞翼的突出优势和面临的问题,然后提出非常规/常规融合布局,最后通过设计方案的逐步迭代改进和优化,得到气动性能优于新一代支线飞机的非常规/常规融合外形布局方案,其中巡航升阻比提高了约7.5%、阻力发散马赫数提高了约2.5%、巡航效率因子提高了约7.5%,同时确保了飞机具有良好的机场适应性。基于飞翼的非常规/常规融合布局方案具有进一步提升性能的潜力,同时避免飞翼的其他一些不利方面,为未来非常规布局运输飞机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7.
朱继宏  赵华  刘涛  张卫红 《航空学报》2018,39(1):221575-221575
多组件结构系统整体优化设计通过协同优化支撑结构拓扑构型和组件布局来使结构系统的位移响应最小。本文提出通过模态加速度法(MAM)求解多组件结构系统的位移响应,并以位移响应值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引入多点约束(MPC)方法模拟组件与设计域间的铆钉或螺栓连接形式;采用有限包络圆法(FCM)来避免组件之间及组件与设计域边界产生干涉。建立了多组件结构系统整体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对动响应目标函数关于设计变量的灵敏度进行了推导。最后,通过几个算例验证了整体优化方法在简谐力激励下求解问题的可行性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8.
张卫红  高瑜  方亮  陈裕泽 《航空学报》2008,29(6):1554-1562
 从工程应用背景出发,在研究现有组件布局问题的基础上,将Sphere-trees概念引入三维装填布局优化设计问题。采用有限球族进行非规则任意形状三维组件外形轮廓的统一描述,而非直接采用组件的实际外形轮廓进行装填布局设计,建立了任意形状组件装填优化设计干涉检查的系统性计算方法。通过几个典型算例,验证了该方法与序列二次规划法相结合解决有限空间内组件布局优化问题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9.
利用VB语言面向对象,智能化轻松设计界面的特点,建立典型冲件的级进模排样专家系统。实现了用遗传算法进行辅助排样设计决策分析,确定最优排样方案的设计路线。  相似文献   
80.
旋成体导弹头部母线线型的选择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旋成体导弹的头部母线线型选择确定问题。在高超声速条件下,计算并对比分析了锥形、圆弧形、抛物形、指数形和冯卡门曲线形等5种母线线型旋成体弹头的升阻特性和压心特性,并结合结构布局和分段容积要求探讨头部母线线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