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0篇
  免费   578篇
  国内免费   272篇
航空   1300篇
航天技术   328篇
综合类   804篇
航天   3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介绍了跨声速全模颤振试验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全模颤振试验对风洞和支撑系统等试验设备的要求。对于风洞,主要从风洞洞体和流场等方面分析了进行颤振试验所需要具备的性能,并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2.4m跨声速风洞为例,介绍了进行颤振试验必须要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于支撑系统,则从模型运动自由度、支撑系统稳定性和支撑系统频率等方面的要求,阐述了设计支撑系统的困难,并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发展的多种全模颤振支撑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其优缺点。然后介绍了系统安全的保证措施,包括支撑系统稳定性分析、风洞紧急停车控制系统和模型保护装置等。最后根据飞行器发展的需求,探讨了今后需要完善和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82.
低速风洞的消声降噪改造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搬迁改造中的西北工业大学低(变)湍流度风洞进行了降噪设计研究。根据低速风洞噪声的机理及频率特性和该风洞的结构形式及风扇转速,采用两种降噪方法——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对风洞进行降噪设计。主动降噪设计方法包括风扇动力段的气动、结构及振动的声学优化设计,被动降噪设计则采用在风洞洞体上安装微穿孔板,利用共振吸声技术进行降噪。结果表明:结合上述措施,55m/s风速下,相同测点和相同运行条件下,风洞噪声值下降约30%;76m/s最大设计风速下,风洞环境噪声被控制在78dB以下。  相似文献   
783.
随着我国在临近空间和深空领域探测活动的推进,低密度环境模拟气动试验设施的缺乏极大地制约了相关技术的开发利用,发展相应的亚声速低密度风洞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国外几座典型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设计特点、关键技术和试验能力,分析国内在空天一体化和深空探测发展中遇到的低密度低雷诺数气动力学问题,提出建设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需求。通过对国外几座典型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对比分析,探索我国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发展方向和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784.
为了验证翼型振动测压试验结果和有关振动数值模拟文献的计算结果,设计完成了对称翼型NA-CA0012和层流翼型NACA64-210两种半模机翼的低速风洞振动试验。通过专门研制的半模振动模型,选取5种激振方式,用直接测力法得到了模型在静态和不同激振方式下升力特性变化曲线,分别研究了振动频率、雷诺数、自然转捩和固定转捩、数据采集方式等参数对机翼气动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半模机翼振动的气动特性与二元翼型和数值计算情况有所不同,其影响因不同翼型构型、不同采集方式和翼面不同流动模式等会产生不同效果。并对产生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85.
采用刚性模型进行测压试验,得到了不同雷诺数下准椭圆形覆冰导线的风压分布规律,通过对比平均风荷载、脉动风荷载及风荷载谱等参数,分析了雷诺数对风荷载以及横风向驰振稳定性的影响。当雷诺数达到临界区,与亚临界区的对应值相比,平均阻力系数下降、平均升力系数随风向角变化幅度大且在某些对称工况产生横风向平均升力系数;平均风压系数分布对风向角等参数更为敏感。旋涡脱落由亚临界区的规则脱落变为不规则脱落,周向风压相关性减弱,特征频率消失。临界区内平均升力系数急剧的下降段使得结构更易发生横风向驰振。  相似文献   
786.
三种静气动弹性发散方法的一致性分析和验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万志强  唐长红  杨超 《航空学报》2002,23(4):342-345
 介绍了 3种静气弹发散方法 (柔度法、模态法、颤振法 ),并对这 3种方法的一致性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证明。使用这 3种方法对 5个平板机翼模型的发散速度进行了计算,其实际发散速度也从低速风洞试验中获得。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和各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 3种方法的一致性。另外,还提出了在模态法和颤振法中基于发散特征向量的结构模态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787.
脉冲燃烧风洞及其在火箭和超燃发动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近期美国X-43A的飞行试验数据表明脉冲式风洞能够预测飞行性能。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20多年来一直在发展各种脉冲燃烧风洞技术及其在火箭高空羽流、超燃发动机研究中的应用。典型的四喷管火箭底部挡板采用涡轮废气排气方案能大大减少底部热流,这是脉冲式风洞的成功应用成果;在60-80ms脉冲燃烧风洞中首次进行了室温煤油燃料的超燃模型发动机试验,测量了发动机内流道中壁面压力和发动机推力,比较了脉冲式风洞和连续式风洞的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在M=5、6试验条件下,煤油自发点火延滞时间约4ms,因而工作时间为60-80ms的脉冲燃烧风洞能够十分经济奏效地进行超燃模型发动机研究。笔者亦介绍了正在研制中的大口径脉冲燃烧风洞方案。  相似文献   
788.
在FL-24风洞中,采用8台天平分别对母机、六枚“品”字形低阻弹及其外挂组合体同时进行了外挂测力试验。结果表明,各外挂物受机翼下洗流影响,其法向力、俯仰力矩特性与其单个外挂物在自由流中呈现的特性大不相同;翼下挂低阻弹及其挂架受侧洗流影响较大,零侧滑角时产生了横向气动特性;处于机翼复杂流场下的外挂物,除滚转力矩量值不大外,侧向力和偏航力矩量值分别与法向力和俯仰力矩量值相当。  相似文献   
789.
结合援莫桑比克国家体育场刚性模型风洞试验数据,分析了悬挑屋盖结构表面风压分布特性、脉动风荷载谱特性和脉动风压空间相关性,并利用体育场风洞试验测压数据,拟合了各区域脉动风压谱和相干函数的经验公式,建立了此类结构的风荷载解析模型.经过工程算例表明,本文建立的风荷载解析模型用于悬挑屋盖结构的动力响应计算具有较高的精度,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0.
高温热管在热防护中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高温热管在热防护中的应用原理,并利用电弧加热风洞产生的高温、高速气流,模拟高超声速飞行器高温区的气动加热环境,对一种装有高温热管的简单的球柱形原理性模型进行了加热试验.利用高温红外测温装置对模型表面的温度进行了测量,通过与普通复合材料制成的模型试验结构的对比分析,发现高温热管能够有效地将模型高温区热量传导到低温区.装有高温热管模型的驻点温度明显降低,显示出了良好的防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